闽南网1月4日讯(闽南网记者 梁政 通讯员 吴利滨 林秋煌 文/图)作为漳州高新区靖圆片区的三大村之一,草前村距靖圆工业园区约5公里,南界平和县、西连龙海林下村、北邻闽南师范大学,全村共有21个小组,人口1008户4080人,党员165名,是靖圆片区发展的核心腹地之一。
自“区地合一”以来,草前村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三抓三提升创五好”活动,凝心聚力,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致力成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干部”,构思构建“五支队伍”,创新创造“五头”管理,为推动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抓班子 提升政治领导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组织,是党和政府开展调研、深入实践的“前沿阵地”。草前村党委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真正抓住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这个“牛鼻子”,才能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带动示范效应。
2020年以来,草前村党委坚持将“135”工作准则(即坚持一个工作基调,稳中求进、落细落实、又快又好;坚守“勤政为民、廉政为民、优政为民”三种意识;发扬铁的信念、铁的作风、铁的担当、铁的措施、铁的纪律“五铁精神”)贯彻在日常工作之中,在注重团结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背景下,要求村党委班子做好“四带头”。
带头加强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2020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8次理论学习活动;带头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将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标尺”;带头破解发展难题,深入项目征迁、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工作一线,推动任务落实;带头落实党建责任,建立村党委班子主体责任清单,先后召开6次村党委会,研究部署村级党建工作,不断增强村党委的政治领导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抓队伍 提升基层战斗力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关键在基层党员干部——为此,草前村党委狠抓村“两委”班子、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互学互访、结对帮扶、设岗创争等方式,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0年以来,草前村党委与驻地部队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双方定期互访,通过举办座谈交流、志愿服务、节日联谊等形式,搭建军民共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平台,充分激活草前村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此外,草前村党员干部通过与驻村企业党员“一对一”联手,与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留守儿童等结成对子,建立帮扶档案,定期走访帮扶对象。
与此同时,草前村党委还开展了“设岗创争”活动,通过设置政策宣传、治安维稳、纠纷调解等6个党员先锋岗,开展“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活动。通过认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而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还将村庄划分成多个党员责任区,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创立了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示范点。
随着一系列党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草前村党员干部党性意识不断增强,并逐渐锤炼出了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干部队伍,铆足干劲投入到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之中。
抓治理 提升乡村新活力
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在抓好班子、抓好队伍的同时,草前村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的带动作用,通过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狠抓乡村治理,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特别是2020年以来,草前村治理提出要创新创造“五头”管理,即清亲“财头”,洁其心、徐其风,义字当头,回馈家乡回报社会,如村企业家和外出乡贤为草前小学捐资助学;攥好“拳头”,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抓好“四风”问题,坚守党员干部初心使命;壮大“老头”,发挥老年人的特长与优势、促其坚守最后一班岗,帮衬守好家、护好院;同化“庙头”,精准挖掘古人先人的向善向上品质,弘扬其佑我百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高尚情怀;联系“宗头”,以优良家风和宗族胸襟为纽带,各宗各族一家亲的理念根植内心,如在拆危复绿工作中,利用宗亲关系,仅用20天时间,拆除68户,面积2850平方米。
正是这种因地制宜、通俗易懂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让草前村的党员干部更加“接地气”,也更容易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中,草前村还构思构建了由党员攻坚先锋队、退伍军人护村巡逻队、青年突击队、巾帼英雄队、老骥志愿队组成的“五支队伍”,乡村治理能力不断发展壮大,趟出了一条符合草前村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