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水浒传》的经典段落,《武松打虎》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对于漳州木偶戏来说,《武松打虎》也是一个连演数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
虎年春节将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头雕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亚州特别制作了栩栩如生的老虎木偶,表演了一段新编的《武松打虎》。木偶戏视频上传网络,粉丝纷纷点赞。
视频中,只见杨亚州一只手表演“武松”,一只手表演“老虎”,人与虎紧张对峙着(如图)。“老虎”猛地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武松”敏捷地闪开。随着杨亚州灵活地操纵指掌,变换姿势,老虎的每个动作细节被演得惟妙惟肖。
此次杨亚州新编的木偶戏《武松打虎》让许多人既熟悉又陌生。所谓“新编”即改了戏的结尾。不同于武松打死老虎的“经典”结局,此番“武松”成功地将“老虎”驯服了,上演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一幕。这种源于经典又不拘泥于经典的改编木偶戏,也获得了一些网友的好评。
“我从小就喜欢看父亲表演的《雷万春打虎》,现在我的小孙子也很喜欢看这段戏。”忆及那段往事,年逾七旬的杨亚州眼里透着深情,“父亲手中那只木偶老虎,活灵活现。”
杨亚州的父亲杨胜是福建北派布袋木偶戏艺术的代表人物,奠定当代布袋木偶戏表演的基本模式。他曾演过《雷万春打虎》等“虎”主题的经典木偶戏。郭沫若在观看杨胜表演木偶戏后曾称赞:“创造偶人世界,指头灵活十分。飞禽走兽有表情,何况旦生丑净。”1954年,在布加勒斯特第二届木偶傀儡联欢节,杨胜表演的漳州布袋木偶戏《雷万春打虎》与《大名府》双双获得一等表演金质奖章。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漳州布袋木偶戏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的首批优秀剧目。
在杨亚州看来,此次新编《武松打虎》既是对父亲编创的《雷万春打虎》经典木偶戏的弘扬,又融入了新时代内涵,表达了当代人的思考。“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非遗传承人应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通过木偶戏改编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保护野生动物。”
在农历虎年来临之际,杨亚州还将卡通老虎泡沫偶带进校园。记者注意到,在杨亚州家中摆放着三只卡通老虎泡沫偶,这是在市实验小学木偶制作非遗文化课上,杨亚州手把手带领同学们一起制作的卡通泡沫偶。“传统的木偶雕刻难度较大,于是我特别定制了这款泡沫偶,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偶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再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来演绎这些亲手制作的老虎泡沫偶。”
平日里,杨亚州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雕刻制作木偶、拍摄木偶戏小视频,他每周安排五天入校上非遗文化课。看着漳州木偶戏这一非遗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他颇感欣慰:“非遗技艺的传承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记录,而是应鲜活地存在大家日常生活和体验当中。只有这样,才有不歇的生命力。” (记者 王琳雅 实习生 陈逸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