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11日讯 昨天上午,记者从漳州市第二自来水厂获悉,经连续追踪检测,源水石油类含量已降至0.01~0.02mg/l,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至于污染源,市环保部门还在进一步排查。
从8日开始,漳州市第二自来水厂取水口水面出现油污,导致芗城区东部多个小区的业主,发现家里的自来水飘出淡淡机油味。经处理,9日下午,源水石油类含量已从0.052mg/l降至0.02mg/l(详见本报昨日A4版报道)。
昨天上午,香格里拉小区的住户林先生介绍,家中的自来水“只有一点点味道,但是微乎其微了”。住在九龙城的王女士也说,“今天的情况好多了,机油味道非常淡,过几天就应该没事了”。
漳州市第二自来水厂总经理游良才介绍,9日和10日连续2天,水务水质检测站、市环保局检测站,都对二水厂水源进行了检测,每小时取样检验一次。到昨天上午,石油类指标已经降至0.01~0.02mg/l范围,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国家饮用水标准为<0.05mg/l),“这说明源水已经恢复正常了”。
游总经理还介绍,目前该厂各取水口引水站,配备了四五百公斤的吸油毡以及20多吨活性炭,以防类似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相关链接
自来水有异味最好不要喝
解放军第175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苏军凯说,自来水中摇晃后的刺鼻味道,主要来自污染物所含的苯、酚等类似物质,其挥发性比较强。而烧开后,大部分物质飘走,会符合饮用水标准,但仍有部分残留。
“发现自家自来水有异味,最好马上停止饮用”,苏医师解释,平时市民在修理水表或者更换自来水管的时候,初次放水会有异味,也是这个原因,所以必须将水放到没有味道为止。少量饮用此类水,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如果长期饮用,则会对肝、肾有影响,甚至导致癌变。(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青松 曾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