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马“送王船”人类非遗传习代表宫庙——进发宫纪念碑在漳州九龙江水居社烧灰巷旧址揭幕,来自马来西亚、厦门及漳州本地的宗亲信众共400余人受邀参加仪式。这是中马“送王船”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双边文明交流互鉴、友好往来的又一生动实践。当日,“送王船”仪式如期举行。
昨日傍晚,九龙江进发宫“送王船”仪式如期举行。 记者 沈昊鹏 摄
“送王船”代表宫庙——进发宫纪念碑在漳州九龙江水居社烧灰巷旧址揭幕 记者 张 旭 摄
“送王船”是中国、马来西亚共同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2020年,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中国第一次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合申报成功的人类非遗项目。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也是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3周年,在此背景下揭幕的“送王船”非遗纪念碑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漳州进发宫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疍民船庙,已有五百多年的“送王船”历史,是入选的非遗传习点之一。马来西亚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送王船”的保护传承单位,于2019年与漳州进发宫结成兄弟宫庙。
当日,马来西亚勇全殿共有40余位宗亲信众前来参加活动,也是他们时隔三年再次来到漳州。“‘送王船’成为中马、闽台等地沟通交流的桥梁,是中马两国人民友好互动、文明互鉴的生动写照,意义非凡。”马来西亚勇全殿秘书长苏汶财期盼,未来宫庙之间可以构建更密切的交流合作,推动“送王船”非遗项目更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送王船”既是向海而生的先民们宝贵的精神遗存,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漂洋过海、落地生根的生动例证。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保护专家高舒看来,“送王船”,像一块特定时期燃烧的水上图腾,映射着九龙江“船底人”一年一度重申祖辈们浮家泛宅族群记忆的集体行为,也成为人们传承、保护、发展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当代实践。“‘送王船’不仅是民间的民俗仪式,更兼具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也体现了漳州人爱拼敢赢、向海图强的夙愿和逐浪海洋的勇气。漳州先民们从九龙江驶向蔚蓝深海,在东南亚沿海国家留下了‘送王船’文化印记。如今,更多的兄弟宫庙宗亲寻访漳州,这是‘送王船’作为非遗事项所蕴含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的一次反哺与回归。新起点再出发,‘送王船’非遗项目必将再焕创新活力,再续华彩篇章。”(记者 陈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