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城乡“一盘棋”山海共奋进

来源:福建日报 2024-10-30 09:34 http://www.mnw.cn/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地处福建最南端的漳州,背靠连绵起伏的山脉,面向浩瀚无边的大海,既有山的敦厚,又有海的广阔,是不可多得的“山海福地”。

  山与海,城与乡,如何双向奔赴?近年来,漳州以山海之“特”因地制宜蹚出特色发展之路,以山海之“合”跨区域协作携手走向共同富裕,以山海之“韧”久久为功开辟发展新路径,走出一条具有漳州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漳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7.88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8元,同比增长7.7%,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5,比全省优0.35,共同富裕可感可及。

  打好现代农业“特色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严守耕地红线,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走进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南霞村,一幅生动立体的乡村田园新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禽舍建在鱼池上,土鸡在“空中楼阁”里扑棱着翅膀,鱼塘里的鱼儿自在地游来游去,鱼池里的水则通过水管接到果园,成为果树的肥水。

  “我们利用仿野生立体循环农业技术,从大自然中来,到大自然中去。”南霞村党支部书记林荣亮介绍,这是村“两委”成员去年众筹引进的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实现“一喂多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种养行业的污染问题,实现生态种养。

  他算了一笔账:目前两个池子上的鸡舍可养400只蛋鸡,一年下来仅鸡蛋的收入就可达6万元;两个鱼池共养1万公斤鱼,年收入可达16万元。此外还有果园及林下经济的收入和省下的果园肥料资金,总体效益十分可观。

  从空中俯瞰,分布在芗城、龙海、长泰、漳浦等10个县(区)、开发区的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星罗棋布在山海间。截至目前,漳州市共有种养加一体化项目129个,总投资120.2亿元。按照规划,到2026年底,产业园区全面建成,形成不少于3条以园区主导产业为基础,融生产、加工、营销等为一体,年总产值10亿元以上的农业全产业链,引领带动漳州农业特色集约、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漳州农业发展,我们将牢记嘱托,以建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系统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漳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兴则乡村兴。作为农业大市,漳州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及特色优势,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除了做好“种养加一体化”文章,近年来,漳州把特色现代农业列入全市“9+5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中的千亿产业集群来打造,突出发展水果、蔬菜、花卉、茶叶、中药材等9大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放眼龙江大地,花果飘香。各镇各村因地制宜,“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做好做足“土特产”文章——

  芗城天宝镇利用闲置空间建设“移动智慧菇房”,发展食用菌种植特色庭院经济;漳浦溪坂村利用东南花都花博园优势,打造集培育、种植、销售、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云霄下河乡下河村以做大做强杨桃产业为主线,积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漳浦六鳌镇不断优化六鳌地瓜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名副其实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2023年,漳州市共认定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7家,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一;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43家,总数居全省第一。新增28个绿色有机食品,诏安八仙茶、漳浦乌石荔枝、石榴铁皮石斛、前亭花蛤等4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做好海洋经济“大文章”

  在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还是要发扬优势,做好“海”的文章。

  漳州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大陆海岸线长594.67公里,居全省第三。如何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做好“海”的文章?

  漳浦佛昙镇东坂村,海风吹过万亩虾塘,塘内一条条鼓着肚皮的河鲀(俗称“河豚”)在游弋觅食。一大早,养殖户戴跃明来到自己的虾塘,下网、收网,将一条条河鲀打捞起来,装到筐里,搬上货车,准备运往江苏一带。

  漳浦县是福建省最大的河鲀养殖县,养殖基地主要集中在佛昙镇。经过多年的发展,佛昙镇河鲀产业已初具规模,年产河鲀3000吨,产值高达3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河鲀是漳州特色水产养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漳州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向海洋要食物。2023年,漳州水产品总产量达219.82万吨,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渔业发展,良种先行。为了壮大“芯”动力,漳州在“保、育、壮”三方面做足文章:在东山湾、诏安湾等主要海湾和大型水库增殖放流鱼、虾、贝类苗种约30.28亿尾(粒),联合省水产研究所共建“闽南渔业种质资源库”,解决种源对外依赖的“卡脖子”问题;先后培育出金虎斑、“闽水科1号”南美白对虾、“新吉富”罗非鱼等新品种、新品系,推广养殖面积6万多亩,打破“一苗难求”的局面。

  为擦亮“漳州种苗”新名片,漳州创建“中国鲍鱼种苗之都”和“中国蛤类种苗之都”国字号品牌,支持现有2050家水产苗种场提升创新能力,培育种苗龙头企业。

  目前,漳州市有省级水产良种场13家,总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年繁育水产苗种总量超1848.5亿尾(粒),产值48.5亿元,约占全省的54%,其中蛤类、鲍鱼、牡蛎种苗数量全国第一。

  “我们将牢记嘱托,全力以赴做好‘海’的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蓝色动能’。”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远洋表示,将充分发挥漳州海洋渔业资源优势,集聚、突破、催生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在海洋碳汇、现代海洋牧场、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海洋经济做大做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着力构建现代化“海上粮仓”,打响漳州渔业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村振兴。

  下好城乡融合“一盘棋”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

  “原来一个人在家,经常有一餐没一餐,现在每天有热菜热饭吃,还能和老伙伴们一起聊天,精神都好了不少。”近日,在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双溪村人民大食堂吃午饭的老人梁华西,对食堂赞不绝口。

  双溪村约有三分之二人口外出务工,留守人口多为老人,“老人村”成为双溪村的典型“标签”。许多老人面临着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这也成了双溪村最突出的民生短板。

  2019年,经村民集资及民政部门出资40万元帮扶,双溪村建起全省首个公益性人民大食堂,全村267名60岁以上老人受益。

  与此同时,今年10月11日重阳节,焕然一新的浦南镇敬老院投入使用。浦南镇政府投资约30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新增食堂、厨房及休息室、活动室等功能区,让老人享受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漳州按2万~10万元标准建立乡镇敬老院运营经费补助机制,加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农村幸福质量提升“三四五六”工程,力争实现农村老年人“吃饭不用自己煮、衣服不用自己洗、医疗保健在身边、幸福生活每一天”。截至目前,漳州市共有敬老院103所,长者食堂123家。

  “解决民生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漳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民生为大、改革为民,加快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殡葬改革、社会救助等领域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均衡,近年来,漳州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通过扩“岗位”、增“托位”、优“学位”、拓“床位”、配“餐位”、建“园位”等“民生六位”,统筹做好乡村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服务供给,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持续增强发展协调性。

  如,“乐业漳州”“就业夜市”等活动如火如荼,今年共帮扶6659名低保家庭、长期失业等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积极探索生态、节地的现代化殡葬新模式,依山就势建成生命公园284个、在建228个;今年推进66个教育项目建设,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5000个,推动市县教育同频共振……一系列民生“大礼包”,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山与海“双向奔赴”,漳州坚持城乡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功能互补,目前全市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并批复1251个;实施“万才聚漳”行动计划,鼓励干部驻乡、大学生返乡、能人回乡、企业家入乡,安排28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盘活资产资源“造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首创“四立一督”工作机制,推动林业地票、林票、碳票“三票”融合,发放全国首张林业地票。

  在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多村庄“丰”光无限。截至目前,漳州全市村集体年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448个,占总数的28.79%;100万元以上的村达175个,占比11.25%。

  守护生态环境“绿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扩大生态环境容量。

  沿着乌山环山公路行车20多分钟,记者走进云霄县和平乡内洞村,这里古民居错落有致,村道干净畅通,特色景观遍地开花,创意墙绘别具乡愁。

  眼前这幅新画卷,得益于一场拆旧拓新行动。近年来,内洞村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开展拆旧拓新行动,拆除危房和废弃的猪圈、牛棚、鸡棚、旱厕等,打造一批亲水游玩景点和休憩空间。同时,实施河道整治和土楼修缮等项目,以乡村剪影为元素,绘制文化墙,勾画水韵乡村。

  “在这次人居环境整治中,我们不是简单地拆除、扫干净、摆整齐,而是给它们‘穿衣戴帽’,推动人居环境提质升级,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蜕变。”内洞村党支部书记吴建杉说。

  乡村美起来,百姓富起来。看到家乡新变后,不少青年返乡创业,办起农家乐、民宿等文旅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内洞村已摘掉“空壳帽”,成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从山上到海上,一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热潮正席卷漳州。

  “自从村里建了‘三池两坝’尾水治理设施,水质变好了,甲鱼生长速度也快了许多。”近日,在龙海区紫泥镇锦田村甲鱼养殖示范点,养殖户姚进伟高兴地说。

  城乡融合,不是把乡变城,而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培育乡村之美,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漳州按照“县域统筹、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一体推进”要求,循序渐进推进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目前,漳州市所有镇村常态化开展“清沟、扫地、摆整齐”,年内已推动1/3行政村开展“拆旧、拓新、整漂亮”,鼓励有条件的村庄“穿衣、戴帽、扮靓丽”。开工建设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美丽田园、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7660个,年内整治裸房5182栋,推动城乡提颜值、塑风貌、增气质。

  记者 潘园园 黄小英 李妙珠 通讯员 张葭 郭妤涵

原标题:城乡“一盘棋”山海共奋进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南靖:关爱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让爱一路同行
  • 南靖县禁毒大队积极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
  • 南靖县船场派出所:反诈宣传“不降温”守护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预防中风这样做 “120”口诀要记牢(视频)
    医解百科︱预防中风这样做 “120”口诀要记牢(视频)
    首届洛阳桥文化旅游节“添彩”国庆假期(视频)
    首届洛阳桥文化旅游节“添彩”国庆假期(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市各级各部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美丽岛民调:赖清德就任至今,民众对国民 深挖优势自主创新 永春县推动文旅产业高 泉州古城白色三角梅迎盛花期:如霜似雪 丰泽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泉州中央商务区幼 丰泽区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有关工作并 总投资1.2亿元 泉州首家新能源重卡换电站 女子婚后翻丈夫包发现抗艾滋病药物 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