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天气炎热、降雨频繁,为有效防控各类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市环卫中心积极组织人手,在市区生活环卫点位设施增加系统性消杀防控作业频次,累计投入263人次,清理各类积水点320处,开展环境整治专业消杀40余次,以实际行动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在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漳州市厨余(餐厨)垃圾处理厂、九龙岭垃圾填埋场等大型终端处理设施消杀现场,我市不仅增加虫害消杀频次,还组织专人彻底清扫厂区内易积水区域及其他蚊虫滋生风险点位,并规范使用高氯残杀威消毒液实施消毒作业,确保蚊媒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我市对各垃圾生态流转中心进出场车辆、压缩设备、渗滤液处理设施等开展高频次消杀,并及时清理厂区卫生死角、疏通排水管道、定期喷洒灭蚊药剂等,构建“转运—处理—消杀”全流程防控闭环。
针对公厕人员流动频繁、易滋生蚊虫等特点,我市不仅增加公厕保洁频次、及时清理地面及便池积水,还按照“科学配比、精准施药”原则,对角落、墙角、排水口等蚊虫滋生高发区域实施重点消杀,并加强通风设施维护,保障室内空气流通,持续降低蚊虫密度,为市民提供卫生舒适的如厕环境。
此外,我市还对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开展拉网式消杀工作,每日定时清掏、清洗、消毒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卫设施,并采用“药物喷洒+物理灭杀”双效结合方式,对箱体周边缝隙、排水口等隐蔽部位进行深度消杀,防止蚊虫栖息繁殖。(漳州融媒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何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