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41年坚守 让闽南古乐薪火相传

来源:闽南日报 2025-10-14 09:26 http://www.mnw.cn/

  来自长泰区的李阿才凭借闽南大鼓吹、小八音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成功入选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1984年拜师学艺,到如今成为非遗传承的中流砥柱,李阿才已在这条音乐传承之路上坚守了41年。

  少年结缘 叩响古乐之门

  1969年出生于长泰区武安镇官山村的李阿才,成长在一个充满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里。小时候,李阿才常常路过村里的“清河馆(大鼓吹馆)”,馆内传出的闽南大鼓吹、小八音的悠扬曲调,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他的心。“那时候,只要一听到馆里的音乐声,我就挪不动脚,站在门口一听就是好久。”李阿才回忆道,那些古朴典雅的旋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他深深着迷。

  1984年,15岁的李阿才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正式踏上学艺之路。他拜入第四代传人李清和门下,成为第五代传承人。初学时,工尺谱成了他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工尺谱和现在的简谱完全不一样,什么‘上、尺、工、凡、六、五、乙’,对于初学者来说,晦涩难懂,犹如天书。”李阿才笑着说,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就自己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复琢磨,有时候为了弄懂一个音符,能研究到半夜。为了记住工尺谱,他把工尺谱抄写在小纸条上,随身带着,一有空就拿出来背诵。

  学习乐器演奏技法更是艰辛,充满挑战。唢呐的吹奏需要掌握特殊的呼吸技巧,李阿才常常练得腮帮子酸痛,嘴唇麻木。“吹唢呐的时候,气要稳、要匀,一开始根本控制不好,吹几下就憋得满脸通红。”李阿才说,练习“吞气”技法(循环换气)的时候,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有时候练得头晕眼花,但就是不想放弃。就这样,他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终于熟练掌握了唢呐、二胡、大广弦等17件乐器的演奏技巧。1988年,李阿才凭借扎实的技艺,开始协助师傅到各村教学,正式开启他的音乐传承之旅。

  传承之路 守正创新前行

  学成后的李阿才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闽南大鼓吹、小八音这门传统艺术的珍贵,也看到了它面临的传承困境。“传统的闽南大鼓吹、小八音教学主要依靠口传心授,这种方式效率低,传播范围也有限。曲谱也大多是手抄本,很容易失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李阿才决定做些不一样的尝试。

  李阿才经过思考和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简谱教学法与图示教学法。“把工尺谱翻译成简谱,再配上直观的图示,这样大家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李阿才说,这个方法让原本封闭、晦涩的传统音乐变得通俗易懂,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在演奏技法上,李阿才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在吹奏唢呐时,他在沿袭“工尺谱”原谱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滑音、颤音、前倚音等现代演奏技法。“这样可以让音乐的韵味更足,更能吸引听众。”李阿才说,在拉弦乐器的演奏上,他吸收现代二胡演奏技法,改良了板胡、六角弦等乐器的演奏技艺,变化出换把、揉弦等丰富的音韵。“传统不能丢,但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年轻人喜欢上这门艺术。”李阿才坚定地说。

  为了让闽南大鼓吹、小八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李阿才四处奔走,拜访福建省民族民间音乐与民俗专家以及众多民间艺人,他研读大量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散落的曲谱和资料:手抄本工尺谱120余首、简谱译本近50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举办习奏会、讲座,传授技艺。1995年至今,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办夜校,在村部文体中心、镇村小学音乐课堂等地,数十年如一日地教授大鼓吹和小八音技艺。

  授徒传艺 延续古乐薪火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更多的传承人,闽南大鼓吹、小八音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李阿才深知传承的重要性。

  从1990年开始独立带徒至今,李阿才已培养了15名徒弟。他的第一批徒弟中,陈宗根和李和林学艺至今已有35年。“师傅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从乐器的基本指法到演奏的节奏、情感表达,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陈宗根回忆道。“带徒弟可不容易,不仅要教他们技艺,更要培养他们对这门艺术的热爱。”李阿才对徒弟们要求严格,从乐器的基本指法到复杂的演奏技巧,从工尺谱的认读翻译到乐曲的情感表达,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耐心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李阿才善于因材施教。对于有音乐基础的徒弟,他会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创新;对于初学者,他则耐心地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前年以来,他又招收了郑宝兴等7名年轻学徒。为了让这些年轻学徒更好地学习,李阿才在家腾出一间35平方米的房间作为教室,组建演奏队伍,长期免费举办培训及研讨活动。“这些年轻人是传承的希望,一定要让他们学好真正的传统技艺。”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年轻学徒们进步很快,已开始活跃在各个舞台上,成为闽南大鼓吹、小八音传承队伍中的新生力量。“看到徒弟们成长起来,我感到无比欣慰,我相信他们会把这门艺术传承得更好。”李阿才满怀期待地说。

  除了收徒传艺,李阿才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从1988年至今,每年的大年初一、十五和三月十五等节日,他都会参与庙会、婚礼等乡村民俗节庆活动,进行免费表演,累计演出100多场。在长泰文化馆、官山村等地,他多次举办习奏会、讲座,传播传统音乐文化。“只要有人愿意听、愿意学,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李阿才说,从少年时的热爱,到青年时的刻苦学艺,再到中年后的传承创新、授徒传艺,他用了41年的时间,如今接力棒已经传到了第六代传承人的手中。未来,他希望通过自己以及徒弟们的共同努力,闽南大鼓吹、小八音这门古老的艺术能让更多人知悉且喜爱,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漳州融媒记者 李润

原标题:41年坚守,让闽南古乐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龙文区6所学校聘请优秀退役军人挂职德育副
  • 华安县委书记主持召开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
  • 南靖县乡镇党校“好课堂”评选活动圆满收官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泉州西街天台音乐会“高燃”开唱,用歌声献礼祖国(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2025年首届福建美好生活嘉年华暨泉州中山南路开市活动 (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石狮以高水平开放链接世界 联通eSIM正式开启预约 iPhone Air国行要 iQOO全家桶官宣 玩家“超神三件套”战力 红魔11 Pro全球首发京东方X10真全面屏: “仙境华安”破圈出圈:文旅融合激活县域 闽南师范大学:“四维协同” 使思想政治 “干”字当头!各地多举措保“三秋”生产 33.61万亿元,再创新高!中国外贸再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