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让“智改数转”成为漳州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来源:福建日报 2025-11-06 10:06 http://www.mnw.cn/

  新型电子元器件企业自动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石英钟表5G智能工厂里,AI算法对海量生产数据自主研判,生成优化方案……在漳州,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尝到数字化转型的甜头。

  截至2024年,漳州拥有2个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连续5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今年9月,漳州正式获批国家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将推动530家转型意愿强的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未来五年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凌真说,漳州将用“真金白银”为企业转型添火加力,力争破解转型难点、打通发展堵点,让“智改数转”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由“试水”到“深潜”

  漳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众多食品企业纷纷“试水”数字化转型。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走进车间,目前公司35~40岁的员工占了半数以上。未来,企业的招工会更难。”宏香记食品公司总经理沈秀英坦言,企业扎根漳州32年,也遇到了“中年危机”。2021年,为缓解“招工难”,宏香记投入资金上线多条自动化生产线。

  很快,新的挑战接踵而至:近几年,线上销售成为休闲食品的主力市场。相比线下订单,线上零售倾向小批次、多品种,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更换新包装。单纯改造生产线,已经没办法满足生产需求。

  “休闲食品赛道竞争激烈,消费者的选择非常多,某个产品你家生产不出来,很快就被别人取代。”沈秀英说,产能压力也倒逼着企业继续往数字化转型之路“深潜”。

  今年,宏香记搬迁至占地60亩的新园区,将数字化植入了生产的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后,生产车间的人为差错率降低了42%,供应商资质合规率提升至100%。同时,实现了原辅料批次、生产记录、检测数据的全链条数字化可视化,产品追溯时效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为鼓励食品产业做大做强,漳州市出台《支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特别新增“鼓励企业智能化改造应用”条款,引导企业“智改数转”。

  “数字化转型远不只是简单引入新技术,它实质上是一场由技术驱动的全面业务变革。”在日前召开的漳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暨国产工业软件应用推广启动仪式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骆汉宾院士认为,“这场转型正在重塑商业格局,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全方位的商业革命。”

  在这场启动仪式上,数字化服务商与49家中小企业代表上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金额达5844万元。

  由“问诊”到“开方”

  与大企业相比,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等困境,陷入“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瓶颈。

  数字化转型,到底该怎么转?

  “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差在哪里。”被评为2025年福建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的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研究部经理张龙炜打了个比方,“就像就医,第一步就要问诊,发现症结尤为关键。”

  为此,企业通过对设备智能化水平、信息系统集成度、数据管理与应用能力等指标对自身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找到企业转型的薄弱点,从而针对性地提升。

  “中小企业转型的资金有限,所以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张龙炜坦言,公司在2023年成立了物联网研究部门,通过自主研发的iMES系统,逐步打通从设计到交付的11个核心环节,使生产效率提升30%,不良品率下降37.11%。

  作为漳州首家被评定为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级”的企业,众环这种“小快轻准”(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改造策略,为更多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的转型提供了范本。

  “十四五”期间,漳州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稳步发力,35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实现连续2年数量增速均超100%以上,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漳州着重选取休闲食品制造、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制品行业、新型电子元器件三大细分行业,通过数字化诊断等多方面的技术扶持,为企业怎么转、往哪转提供指南。”漳州市工信局软信科负责人蔡若琦告诉记者,近年来,漳州推进“工业医生”问诊机制,帮助企业迈出转型的“第一步”。工信部门组织数字服务商深入车间,为企业开具“数字化诊断书”,为企业精准把脉。

  为帮助中小企业“小船”在数字化转型中乘风破浪,漳州市政府将在中央财政1亿元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市级配套8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试点城市建设。

  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持续发力,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不敢转”变为“敢于转”,由“要我转”变为“我要转”。

  由“单飞”到“共赢”

  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解决眼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可持续的发展生态。

  作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长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以全区6%的规模工业企业数,撬动了全区20%的产值。一个个上下游企业构筑起充满活力的产业“热带雨林”。

  记者看到,来自漳州锐腾电器有限公司车间的注塑件,仅用几分钟就送到了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的仓库,形成“就近配套、即时响应”的空间布局。

  在长泰,形成了一条以宏发电声为核心的深度集成自主配套产业链,将上下游的企业纳入同套体系,完整实现了系统下单、数据同步等功能,带动链式提升。

  作为上游企业,锐腾电器公司90%以上的产品均供应给宏发电声,实现了从订单下达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模式。依托这种稳定合作,企业也成长为年产值突破6.5亿元的规模企业。

  立达信科技将企业自主研发的轻量化ERP系统免费授权给600余家供应链伙伴使用,实现各项数据自动化采集对接,产品生产全过程品质追溯,并带动上下游协同转型。平台上线后,交期达成率从92%跃升至98%,财务对账周期缩短50%。

  2024年,漳州出台《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每年评选不超过10个“链式”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由市财政给予每个案例最高50万元奖励。

  截至目前,漳州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22家,专精特新企业241家,“小巨人”企业25家。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及卓越级智能工厂4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2个、国家5G工厂3家、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35家。

  决胜“十四五”,布局“十五五”,漳州市将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培育一批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集成一批“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通过“试点示范先行,分类梯次推进,链群融通推广”,全面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杨凌怡 通讯员 李蕴

原标题:让“智改数转”成为漳州产业升级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华安:湖林“乡”碰“香”
  • 国寿寿险东山县支公司:拥军优属 服务为本
  • 邮储银行漳州分行:赋能蓝色产业升级 培厚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石狮杨家大楼(视频)
    泉州知创园正式开园(视频)
    泉州知创园正式开园(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01 调贬16个基 AI一镜到底丨锡兰王裔在泉州的传奇 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辖区CPI平稳运行 今年前三季度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 全运会拳击比赛:奥运冠军常园晋级八强 漳州:30个市级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斯诺克国锦赛奥沙利文无缘十六强 2026年漳州体育中考项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