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3月12日讯 已供水30余年的漳州第一水厂,今年将关闭,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金峰水厂将通过改造扩容后,改名为“第一水厂”。与此同时,第二水厂和漳糖水厂也将扩建,届时三大水厂的总供水能力将达45万吨,满足市区用水要求,从而第三水厂暂缓建设。
昨日上午,漳州举行2013年全市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城市建设战役工作会,部署各领域的今年工作。
关键词之住房
今年保障房建成7400套
保障性住房方面,今年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是新开工10859套,基本建成7400套。具体为:市直1316套、芗城612套、龙文727套、龙海1167套、漳浦1830套、云霄1279套、诏安1092套、东山382套、平和682套、南靖506套、长泰700套、华安566套。
在3月底前,所有新开工项目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地块,开工率40%以上,基本建成率(含续建)50%以上;6月底前,所有新开工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开工率50%以上,基本建成率80%以上;9月底前,所有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基本建成率90%以上。
关键词之水城
水上巴士总线12.6公里,设5码头
“水城”建设方面,今年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治水,实施九十九湾5.2公里、三湘江8公里清淤,清除水系水浮莲及淤泥;二是引水,建设九十九湾内林引水工程,建设内林双向泵站。
同时,开通水上巴士,即建设西溪洋老洲——西溪桥闸水上旅游交通工程,总长12.6公里,水上巴士4艘,游船2艘,配套建设沿岸停靠码头5个。
关键词之绿城
今年人均绿地新增2平方米
除了“水城”外,漳州还将推进“绿城”建设,今年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继续实施郊野公园芗城段、龙文段、西环城路景观整治提升一期等项目;二是续建碧湖生态公园,新建芝山公园二期、虎山公园等;三是建设城市片林20片150亩,实施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带、小区绿地建设及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力争新建绿地110万平方米,人均新增绿地面积2平方米。
同时,加强园林城市(县城)创建,东山县要完成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云霄县、漳浦县在2014年达到“省级园林县城”标准。此外,西环城路、西迎宾路、漳华路、漳华路西港线、龙江路等主干道,今年实施花化彩化改造,其他县市完成主干道及重要节点地段实施花化彩化。
关键词之土地
市区经营性土地年出让超1500亩
住房和商业用地方面,今年全市争取完成保障房供地400亩以上。市区经营性土地计划年出让1500亩以上,收入超25亿元,全年计划新增收储土地2000亩以上。农业用地方面,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8.2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50.2563万亩,建好1个2000亩以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项目,全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少于5.8万亩,完成补充耕地1.65万亩。
另外,今年还将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点居民搬迁工作,计划组织搬迁受灾群众361户,完成12个重大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任务,争取实现地灾点人员零伤亡。
关键词之用水
扩建市区三大水厂暂缓建设第三水厂
目前,漳州市区的供水主要由四个水厂承担,分别是:位于洋老洲的第一水厂,取水西溪,日供水能力3万吨,供应老城区一带;位于金峰谢溪头的金峰水厂,取水西溪,日供水能力3.5万吨,供应金峰一带;设在桃林路的第二水厂,取水口设在浦南北溪里,日供水能力15万吨,供应城区大部分;漳糖水厂,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应漳糖及附近片区。
不过,第一水厂的取水口附近,已成为市民游泳的重要场所之一,且随着城市的扩大,之前是郊区的洋老洲也已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去年江滨公园建成开放后,洋老洲取水口已全部包围在江滨公园里,种种原因之下,影响了取水口的水质。
今年,已服务30多年的第一水厂就将关闭,而金峰水厂将进行改扩建,供水能力扩至10万吨(远期15万吨),并改名为一水厂。与此同时,第二水厂和漳糖水厂也将扩建,供水能力分别提升至25万吨和10万吨。三个水厂扩建之后,45万吨的总供水能力将能满足市区用水需求,因此,计划中的第三水厂(本报此前曾多次报道),将暂缓建设。
关键词之道路
芝山南路将打通师院段建高架桥
芝山路位于市区芝山西麓,北接漳华路,南至胜利西路,是条断头路。多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直呼吁芝山路能向南延伸,即兴建芝山南路。不过,芝山路向南延伸,势必穿过漳州师院校园,导致计划搁置。而计划修建的芝山南路由胜利西路至江滨路,全长900米,宽36米。
会上透露,今年市本级除实施163个城建战役项目外,还要完成金峰大桥规划方案,打通芝山南路、北环城路龙文段等“断头路”等。修建芝山南路方面,为避免影响学生上课等,穿过漳州师院的路段,将建高架桥。此外,建设路也将向南延伸,穿过关闭后的一水厂。江滨路除建设两座天桥外,还将建设万达广场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会场观察
六会合一节省时间多干实事
六个内容的会,集中在一起,一个多小时就全部解决。昨日上午10时许,当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时,一些与会人员一时没反应过来。
据了解,“六会合一”,近年来在漳州还属首次。昨日会上,包括规划、建设、城市管理、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城市建设战役等六大内容,涉及的部门有住建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安监局、城管执法局等,在往年,这需要分六个会议。市政府一名与会人员说,以往每个会议至少要开一个上午或下午,六个会议至少要三天。
不仅如此,以往一个会议所发放的文件、材料一大堆,人手一份,且有些材料印刷精美,成本不菲,而昨日,与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材料。“这也是响应中央精神,节约。”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其实有些文件材料适当批量印一些,给相关人士或有用的人就行了。
“六会合一”仅一个多小时,这种高效务实的清新会风不仅是公众所乐见的气象,而且有助于各级政府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率。正如漳州市副市长王毅群在会上所说的,把六个会议合起来召开,会前做了充分准备,就是要做到能用一句话讲明白的不用两句话,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多干实事。(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萧镇平 朱加良 杨清竹 通讯员 张俊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