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跷】
没亮身份时,村民言之凿凿
听说是记者就改口“不知有这事”
几经周折,记者了解到,微博上所称的大鱼,是海平村的高女士和丈夫捕获的。记者来到高女士家时,夫妻俩都不在家。记者未公开身份时,大部分村民都证实确有此事。一名村民甚至声称,买卖的过程她都在场,并拍下了照片。在她的手机中,记者看到,这种鱼的鱼鳃就比一个成年人的腿还粗。
而当记者表明身份后,邻居们就连连摆手,说高女士夫妻俩天天在家,没出过门,“不知有这事”。
【影响】
不少村民更换网具
江口海上张网待鱼
隔壁的海山村,虽然渔船比海平村少,但近年来也不断从传统种植业转型为渔业。村民许先生告诉记者,海山村的船一般会大一些,主要都在吴屿岛、金门附近海域捕捞,而海平村的船相对小一些,集中在海门岛附近的近海海域。
许先生说,听说之前捕到大鱼的时候,村里人都很惊讶,而这次听说又捕到大黄唇鱼,大家更多的是震惊:怎么会有这样的好运!他说,这几天开始有海山村的村民更换网具。他猜测,很多村民在这一消息的刺激下,都跃跃欲试了。
而记者采访时,海平村的几位村干部都显得有些为难。一位不愿具名的村干部称,有渔民抓到大鱼,肯定是好事,而且解决了家中的经济困难。他向记者证实,现在不少村民都在九龙江口以及海门岛北面海域、海沧海域下网,都希望能再抓到大鱼。他说,如果真的是国家保护动物,那肯定不能抓了,不过,村里没有海洋保护执法资质,另外,作为同村人,他们也不好“断了村民的财路”。
>>>链接
黄唇鱼,闽粤人称金钱鮸、金钱猛鱼。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水深50米-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 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
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被视为上等补品,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素有“贵如黄金”之说。美国一家媒体公布了9种全球最贵食物,其中金钱猛鱼便位列其中,每磅鱼肉达714美元。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关新闻】黄唇鱼为何身价暴涨?
福建海域近3年来,频频有大黄唇鱼被捕获的消息。
2011年元月,平潭渔民捕获一条重150斤的黄唇鱼,以150万元、180万元、300万元等多次转手。
2012年8月,连江县黄岐镇海建村家境贫寒、年过半百的单身汉老庄,在近海捡到一条昏死过去的黄唇鱼,重达160斤,卖得300万元,成为当地的风云人物。
据当地渔民介绍,在连江,虽然黄唇鱼可能一年见不到一次,但这里却遍布着无数的“线人”,他们平时只是普普通通的鱼贩,一旦听到有人捕到名贵海产,就热心地帮忙联系买家,从中收取“中介费”,“中介费”有时候高达5万元。
据黄岐镇渔民和鱼贩介绍,几十年前,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常会捕到黄唇鱼。其实,这种鱼肉较粗糙,口感还不如大黄花鱼鲜美。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一斤黄唇鱼从几十元、近百元涨到数百元、一两千元。在五六年前,黄唇鱼每斤大约在五六千元,近几年突破两万元。
福州水产专家称,黄唇鱼各个部位价值不同,最具价值的是其鱼膘。“黄唇鱼的鲜胶(即鱼膘)就是同等重量的黄金价格也比不上”。
黄唇鱼为何这么贵?专业人士称,据说黄唇鱼的鱼鳔可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等症,正因黄唇鱼稀少和那点药用功效,暗合了有钱人显摆和追求健康的心态。
隐忧
一路飙升的价格
可能导致黄唇鱼灭绝
环保专家认为,黄唇鱼的数量锐减到现在价格飙升,其实都是人为造成的。随着沿海一带工业开发带来的污染,其浅海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加之黄唇鱼具有药用价值,使得渔民疯狂捕捞,将黄唇鱼推入濒临灭绝的处境。
法规
非法捕杀野生动物是犯罪
根据刑法,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