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厦漳大桥使用年限一百年 能抗14级台风和地震

来源:厦门网 2013-05-20 08:09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厦漳跨海大桥全长9.333公里,其中桥梁长度近8.6公里。全桥共打下桩基1441根、墩身322座、主塔4座,共296根斜拉索,用材11.5万吨钢筋、68.7万立方米混凝土。能抗14级台风和地震。

数据

  如此壮观的厦漳跨海大桥,在建造时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又有什么独家“秘密武器”来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呢?今天就让几位工程师为我们一一揭秘。

全桥共打下1441根桩基

  厦漳跨海大桥全长9.333公里,其中桥梁长度近8.6公里。要筑成这样一座大桥,基础可得打好。厦漳跨海大桥2009年8月5日浇筑了首根桩基,到2010年7月完成最后一根主桥桩基浇筑,全桥共打下桩基1441根、墩身322座、主塔4座,共296根斜拉索,用材11.5万吨钢筋、68.7万立方米混凝土。据介绍,一般一个墩身要打4个桩基,而有些重要的墩身要十几个或数十个,最为壮观的北汊主索塔就打了30多个桩基。

  厦漳跨海大桥的北汊主桥主跨780米,在同类型斜拉索桥梁中排名世界第九、中国第六。而227米高的钻石型索塔,更是成为了大桥的标志性景观,还是目前厦门最高的建筑。

桥面铺设首创新技术

  厦漳大桥墩身建造完成后,就到了重要的桥面铺装。因为是跨度较大的桥梁,就需要预制钢箱梁,像拼图一般,把钢箱梁一个一个地吊装拼接、架上桥墩。铺设好箱梁后,在上面再铺设几层沥青层,才能形成最终的桥面。

  中交二航局厦漳跨海大桥II标技术主管董科告诉记者,项目部提早了几个月就开始钢箱梁吊装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创用活动支架和常规架梁吊机吊装墩顶钢箱梁节段的新技术,取代采用大型浮吊吊装墩顶节段的传统工艺,终于顺利地将252吨的巨大钢构体吊至60米高度,与横梁精确吻合。

能抗14级台风和地震

  厦漳跨海大桥处于强风、强震和海洋腐蚀环境下,地质条件复杂。要实现大桥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当然有“秘密武器”。

  据厦漳大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易云焜介绍,大桥在浇筑桩基的时候,采用了高性能的海洋工程专用混凝土,在桩基外围,用涂了防腐涂装的钢管防止盐分渗入。承台则采用与悉尼歌剧院一样的阴极防护技术。在桥身的钢箱梁内部,还安装了除湿机,保持湿度在50%以下,钢箱梁外部则涂上油漆,从内到外都达到了双重防护。而大桥上的斜拉索、支座、伸缩缝等,如果有需要,都还可以进行更换。

  不仅如此,厦漳大桥还可抵御14级台风和抗震。董科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抗震技术:“这就好比硬碰硬,东西肯定会被碰坏;采用抗震技术,就好比海绵一样,慢慢吸收地震释放的能量,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

全桥共有100多个跨度

  厦漳跨海大桥全桥共有100多个跨度,只有南北汊各有三个跨度和五个跨度是由铁索拉起,其余都是由钢箱梁直接架在桥墩上,那么,为什么采用斜拉索的形式呢?

  “斜拉索不仅仅经济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能获取最大跨径,让轮船能顺利安全通行。”董科说,大桥建成后,南汊主跨跨径300米,具备5000吨通航能力;而北汊主跨跨径780米,可通行3万吨集装箱货轮。

半夜合龙保精度

  厦漳跨海大桥是在夜间合龙的,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将气温对合龙的影响降到最低。据易云焜介绍,北汊主桥为超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箱梁纵向变形受温度影响非常敏感。由于桥身热胀冷缩,在气温不同时,合龙口宽度也会随之变化。如果合龙口宽度无法确定,合龙精度就会受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保证合龙精度,他们开始监测每日气温变化,发现只有在晚上12点到次日早上6点之间,气温变化不大,合龙口宽度变化不大,于是选在0时许对大桥进行合龙。

相关新闻
厦漳跨海大桥通车之时将开通城际公交班线

  厦漳跨海大桥开通在即,记者了解到,漳州开发区将在5月底同步开通直达厦门的城际公交班线。

  根据方案,新开通的这条城际快线首站初步定为嘉庚南门,末站为海沧房产站,途经厦大北门、南炮台公园、管委会(华商酒店)、泰山路与招商大道交叉十字路口、招商水务。市民可乘公交到海沧房产站再进行中转,有十几条进岛的线路可以进岛。

  据介绍,这条班线总里程约36公里,首班车为早晨6点半,末班车为晚上10点,全程票价初定为5元。初步设定一小时一班,以后将随着客流的增长加密班次。

  另外,漳州开发区已与厦门交通运输局签订关于车辆跨区运营的备忘录,包括允许开发区公交进入厦门区域,允许停靠厦门公交场站,以及为开发区公交提供候车和车辆维修等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问需于企 服务于企 漳州高新区领导走访调研
  • 漳州开发区:育才实验小学9月投用
  • 低空经济 龙文创下多个“首次”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开渔季·厦门版“抢鲜”指南 福建首批 钠离子电池在厦海运出口 全域联动消费升温 厦门暑期文旅迸发多元 关晓彤是林黛玉的最初人选 因个子太高才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 “来厦门住酒店”首站直播 让各地游客体 厦门:保障菜篮子拎得稳 全链条应急保供 胡兵晒与瞿颖合体走秀 曹颖回应:默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