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拉起横幅,组成“人肉斑马线”。
“人肉斑马线”:红灯一亮,三四个志愿者便立马拉起一条长长的横幅,挡在斑马线的两头,组成“人肉斑马线”。在这种劝导之下,于是大多数行人都很自觉地站在横幅后面等绿灯亮,但仍有少数人闯红灯。
不管红灯绿灯,只要凑够了一群人就可以走了———“中国式过马路”有办法解决吗?有!那就是“人肉斑马线”。昨日,漳州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漳州芗城交警在市区各大交通路口开展“人肉斑马线”活动,志愿者们拉起横幅,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让交通更加井然有序。
阻止行人闯红灯
志愿者选择人流量相对较大的路口,站在安全岛上,然后拉着横幅堵在斑马线的两头。红灯一亮,他们就阻止意图抢灯过马路的行人,遇到绿灯,他们退到一旁,为行人让道。
“我们学校派出了110名学生参加了今天这次活动。”活动的策划者许旺新,是漳州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他告诉记者,这个活动在中国其他大城市已经有人举行过,他们希望在漳州也能有这样的活动,昨天是首次尝试,所以只选择了市区6个人流量相对较大的路口。
闯红灯者瞬间减少
记者在现场看到,红灯一亮,三四个志愿者便立马拉起一条长长的横幅,挡在斑马线的两头,组成“人肉斑马线”。在这种劝导之下,于是大多数行人就很自觉地站在横幅后面等绿灯亮,但仍有少数人闯红灯。
“如果行人依旧闯红灯,我们就会对他们进行劝导教育。”志愿者叶明发告诉记者,昨日早上也有一名市民无视“人肉斑马线”,依旧闯红灯过马路,随后志愿者便上前告知他闯红灯的危害性,劝导他下次不要再违反交通规则。不过令志愿者欣慰的是,大部分行人在“人肉斑马线”的监督下,还是很遵守交通规则的。
能给行人心理暗示
“很不错,能起到警示作用。”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李先生是厦门人,他说,漳州的交通有点乱,希望这个活动能给路人一些警示作用。
那么,“人肉斑马线”没出现时,市民是否还会继续遵守交通规则呢?对此,志愿者叶明发说,他们这个活动还将持续举行3次,每周末一次,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活动,能给市民一种心理暗示。也就是说,当“人肉斑马线”在时,他们遵守了交通规则,当“人肉斑马线”不在时,他们仍然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要遵守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