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6月28日讯 争取国家设立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投资便利区。昨天上午,漳州市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汇报《漳州(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发展规划》暨《漳州古雷—南太武新区后方陆域协调发展规划》,研究部署下阶段相关工作,漳州市委书记陈冬、市长吴洪芹参加会议。
漳州市领导要求,要在原有新区发展规划产业研究和布局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布局,做到交通优先、市政优先、生态优先,待《漳州(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修改后,要于7月前上报省政府研究批准。
去年8月24日,漳州市召开规划汇报会,(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规划区域涉及国家级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海市隆教、白水等5个乡镇、漳浦县杜浔等14个乡镇及4个农林盐茶果场、云霄县东厦等3个镇、东山县铜陵等全部7个镇、诏安县桥东等4个乡镇,规划面积1726平方公里(详见本报去年8月25日报道)。
汇报会之后,规划又陆续作出一些调整和提升,主要体现在确定六个功能定位:要把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建设成两岸交流合作机制创新示范区、海西重要的新增长极、世界级临海中华产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海西海洋经济先行示范区、海西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区。
会上,漳州市领导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接下来,要着手编制新区蓝色产业发展规划。蓝色产业,即利用海洋、海岸区位优势和资源所发展的各种产业。
争取政策支持是工作重点。去年,省政府出台加快古雷石化基地建设12条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争取把这12条政策向新区1726平方公里范围全面覆盖;参照昆山模式,争取国家设立古雷深化两岸石化产业合作试验区;争取国家设立古雷—南太武滨海新区投资便利区。
行政区划一直是困扰规划发展的主要问题,会上提出要抓紧成立规划和项目统筹协调机构。(本网记者 周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