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30日讯 马上就要开学了,家住市区的许先生犯了愁。因为,这几天他接到漳州市教育局的通知,被告知他及姐姐的孩子都不能上户口所在片区的龙师附小。
而此前,许先生参照今年5月的招生工作方案,发现情况都符合,可为何两个孩子都上不了?针对许先生的疑问,昨日,记者联系了漳州市教育局初教科相关负责人。
上述负责人称,按照今年的招生规定,正常一户6年内只许一人就读,对“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的规定是针对一对夫妻而言的。许先生到市教育局申请其中一个孩子就读龙师附小,本着人性化的原则,接受了许先生的申请,最终由核查小组定夺。
【尴尬】
开学前被告知孩子不能上龙师附小
许先生的父亲在市区元光南路13号水产局宿舍有一套房。根据漳州市直小学片区划分,该片区划在漳州市龙师附小。
而许先生和姐姐及其各自孩子的户口,都在这套房内。今年,姐弟两人的孩子同时要上小学,原本以为两个孩子都可以上龙师附小,不过几天前,漳州市教育局告知他们,这两个孩子都不能上龙师附小。
市教育局的理由是,他和姐姐尽管户口在片区内,但是他们两人在该片区外,各自还有一套房产。由此认为,他们不符合实际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一致的原则,因此两个孩子都不能上龙师附小。
而许先生称,自己和姐姐在片区外确实各自有一套房子,“我在东山上班,孩子从小在爷爷家住,我们一家也基本上跟父母住在一起,只是偶尔住在自己买的房子里”。许先生认为,教育局以在片区外有房产就推断实际居住地与户口不符,并不公允。此外,一户两个孩子的问题,他称,按照规定,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因此,按这条规定,我和姐姐属于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那么就不能限制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
【焦点】
针对许先生的疑惑,昨日,记者联系漳州市教育局初教科相关负责人,对方作了3方面解释。
1.孩子被拒的原因
——正常一户6年内只许一人就读
漳州市教育局初教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漳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漳州市直属小学新生资格核查小组”,成员由市教育局、市监察局、市住建局、芗城区公安局各一名领导组成,负责对学校上报的新生报名资料进行核查。
按招生政策,一套房子6年内只能有1个适龄儿童,可以就读片区内的小学。“许老先生家情况特殊,所以启动了核查小组核查,发现这两个小孩虽然户口都在龙师附小片区内,但两个孩子的父母都各自有房产,孩子就学的第一选择,是要到父母房产所在地的片区小学就读。”
2.何为“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
——以一对夫妻为单位,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对于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市教育局初教科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相对于一对夫妻而言的,比如说双胞胎,或者第一个孩子残疾,计生部门允许生第二胎的家庭,才是符合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许老先生家,一个是孙女、一个是外孙,是两对夫妻生的孩子。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果一个家庭里,确实多个兄弟姐妹都没有片区外其他房产的,而与父母住在一起的,他们有多个子女需要上学的,教育局可以特事特办。
3.如何判断实际居住地与户口一致
——主要是学校老师入户调查
教育局初教科相关责任人表示,判断实际居住地是否与户口一致,主要是学校老师进行入户调查,看看家里是否有孩子和孩子父母的生活用品。只要符合招生政策规定的条件,就是人户一致,同一套房子6年内,只有一个孩子就读片区内的小学,一般都会让孩子就读,入户调查的重点一般都是出现特殊情况的家庭,比如房产证有问题,或一套房子有多个小孩,可能存在实际居住地和户口不一致的情况,学校就会上报给核查小组进行核查。
一般在实际居住地调查上,都比较人性化,如果没有违反其他要求,一般不启动相应调查程序。此外,如孩子父母确实居住在外地,或者房产出租,而孩子跟随(外)祖父母情况等,只要提供相关证明,一般可以通过审查。
他表示,市教育局出台这样的政策,主要是防止各片区生源分布不均衡。
□链接
今年漳州市
市直小学招生政策
遵循“人户一致”的原则招生,即适龄儿童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户口在施教区内,实际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一致(适龄儿童及其父母户口所在地的住房是他们的实际住所)。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施教片区内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学。除此之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适龄儿童的父(母)持有施教区内房屋产权证的,适龄儿童及其父(母)还应在施教区内实际居住一年以上(新入住的一手房除外)。
(2)适龄儿童的父(母)确无房产,租住市管公房的,所租住的房屋应为家庭唯一居住地(即在市区无其他房产),适龄儿童及其父(母)还应在施教区内实际居住一年以上,并持有由市房管局出具的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手续。
(3)适龄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际居住并拥有施教区内房产的产权达六年以上(含六年),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户口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册,并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际居住6年以上。(本网记者 苏禹成 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