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前市委书记张田欣从副省级领导被降为副处级,说明他之前25年的努力将白白浪费,依据《公务员法》等法律规定,官员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6种,张田欣的降级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教训。(来源:网络)
晋升路径
双通道变成“单行线”
1982年大学毕业的昆明前市委书记张田欣,用了24年多升到副省级领导职位,已经是火箭速度,副省级干部做了近8年,被降为副处级———这是他25年前就已达到的级别。
以目前的公开信息看,张田欣和赵智勇的降级处理,已经了结。依据《公务员法》等法律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6种。在两年内,张田欣、赵智勇不能晋升,也不能涨工资。因为二人只是违纪,没有达到违法,所以处理也只是党内处分,没有移送司法机关。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张田欣、赵智勇被连降数级,堵住了“官复原职”的漏洞。
据管理学彼得原理:在金字塔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张田欣、赵智勇的升职及快速坠落,再度说明这一理论。
在我国,晋升意味着级别或职位的提升,待遇的增加和更大的成就感与责任感。这种公务员晋升制度通过以职务和级别为核心的体系,形成了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双通道。但这两条“跑道”在现实中的重心还是职务。
对于非领导职务———巡视员、调研员等,已经成为大龄干部或者领导实职转任或者晋升,变成解决待遇的“虚职”。
相比数量众多的公务员,领导职位稀缺,使得大多数公务员缺乏晋升机会,从而产生各种矛盾。而直至目前,《公务员法》也仅针对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职务进行了明确划分,并未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划分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职业发展渠道比较单一。
结语:中国公务员目前共分为27级,主要级别是办事员级、科员级、乡科级副职、乡科级正职、县处级副级、县处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厅局级正职、省部局副职、省部局正职、国家级副职、国家级正职;据2008年施行的《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对公务员任职时间的规定,我们了解到,公务员从办事员晋升为科员需要8年的时间,一般优秀官员都需要大约11年从普通客源晋升到副处级;昆明前市委书记张田欣从副省级领导被降为副处级,说明他之前25年的努力将白白浪费,依据《公务员法》等法律规定,官员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6种,张田欣的降级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