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行走在芦溪镇绿树成荫的乡村道路中,看朝阳为青翠的群山镀上金边,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犹如一幅泼墨酣畅的山水画;夜晚,漫步在河岸亲水平台木栈道里,见灯光映照下的荷塘夜景静谧迷人,土楼客栈灯笼高挂……芦溪镇村民说:“生态芦溪建设让我们像住在画中一样。”芦溪镇充分依托和发挥自身优势,以“大干六个月”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真抓实干,灵活思路,攻坚克难,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强镇,建设边际贸易重镇,发展文化旅游名镇,带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红莲籽种养殖观光园包含“荷塘月色”等项目
休闲农业拉动了芦溪镇旅游业的发展 吴明晖摄
【特色农业强镇】
芦溪镇地处平和县北部山区,全镇311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大的乡镇,拥有山地38.4万亩,耕地32545亩,森林覆盖率72%。
针对芦溪镇情实际,镇党委、政府将发展芦溪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纳入芦溪经济发展和科技扶贫五年规划。充分利用芦溪镇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发展水果种植,全镇水果面积57458亩,产量12万吨,其中:琯溪蜜柚面积46200亩,产量10万吨。
芦溪有三宝:咸菜、红酒和烟草。
“发展特色农业,关键要突出一个‘特’字,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芦溪镇党委书记曾庆丰说。
近年来,芦溪镇在发展传统拳头产品的基础上,通过转变农业经营理念,按照“品种调新、品质调优、规模调大、科技调高、产业链调长”的思路,积极实施农业提升工程,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引进了晒红烟、甜玉米以及中药材等20多个新品种,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之根本。芦溪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走区域发展之路,走产业化之路,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芦溪红酒告别“家庭式作坊”,把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相结合,进行规模化生产,让芦溪红酒走向市场。2012年,芦溪镇引进了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采用塑钢大棚栽培,并装备了喷雾、调湿、调温等物理植保技术装备,在双峰村建立100亩的铁皮石斛示范推广基地。目前,铁皮石斛长势喜人,形成了芦溪的又一特色农业品牌。
该镇将采取“扩、延、创”三管齐下的办法,继续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农业,逐步打造成全省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计划投资2500万元在秀芦村新建100亩铁皮石斛生产基地。
同时,芦溪镇以铁皮石斛项目为示范点,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群众,计划发展300户的合作户,扩大生产规模,真正形成规模支柱产业。投资1500万元在树林村建设现代农业基地,计划种植总面积达1000亩的现代设施农业,其中建设塑钢大棚300亩。引进台商在秀芦、西新一带建设平和县芦溪生态农业休闲大观园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休闲农庄、生态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种苗培育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冷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