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平和 > 平和新闻 > 正文

漳州平和:不施化肥农药 巧用立体循环

来源:闽南日报 2022-04-17 08:55 http://www.mnw.cn/

  连日来,平和县芦溪镇秀芦村的“稻田蛙”养殖基地里一派耕作农忙景象,农户们正抢抓农时,进行新一轮的稻蛙种养。“我们的养殖基地有60亩,单算蛙和稻米,去年收益160多万元,今年蛙和稻米的行情都不错,收益预计达到180万元。”基地负责人朱振伟说。

  据悉,“稻田蛙”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是近年平和因地制宜探索实施“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综合种养和水旱轮作模式——上半年种植水稻,配套养殖虎皮蛙、田螺、鲫鱼,下半年轮种芦溪芥菜、萝卜、莴笋等蔬菜,形成系统内物种共生、循环的生态绿色种养殖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稻田蛙”立体循环农业试点在秀芦村取得成功,亩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

  成功的试验让芦溪镇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也陆续加入“稻田蛙”种养队伍,蕉路村的村民叶建青就是其中之一,他把自家15亩水田地改成“稻田蛙”种养地,“这15亩地以前种水稻,水稻一年两季亩产才2000斤左右,现在改成‘稻田蛙’模式,虽然水稻产量下降了,一年两季亩产1600斤左右,但由于不施化肥农药,稻米质量提上去了,价格也翻了一番,而且还增加了‘稻田蛙’的收入,每亩地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叶建青说。

  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增收,芦溪镇因势利导,指导朱振伟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立党支部,引导村民加入合作社,采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村民”的模式,由合作社给农户分配秧苗和蛙苗,对种养管理技术和销售进行指导,有效实现“合作社有发展、农户有增收”的双赢目标,越来越多的农户也随之参与进来。

  截至目前,芦溪镇共有12个村、400多名农户参与到“稻田蛙”种养队伍中,240多亩“稻田蛙”乡村振兴田已在芦溪镇的大小土地上铺开。

  ⊙林泽霖 黄宇雄

原标题:不施化肥农药 巧用立体循环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漳州市蔬菜及食用菌出口增速连续7个月正增
  • 平和县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假打私
  • 用爱守护“星星的孩子” 漳州举办世界孤独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蔡氏古民居:串联海丝路的百年文化密码(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蔡氏古民居:串联海丝路的百年文化密码(视频)
    医解百科︱家庭必备 肺结核预防指南(视频)
    医解百科︱家庭必备 肺结核预防指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助推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修订《 独居奶奶立遗嘱将所有遗产留给学生 网友 两岸(南安)人工智能促进中心落地泉州南 厦门率先在全省气象领域投用AI大模型 厦门市首次定向发布医保数据 外贸“引擎”发力 南企扬帆“出海”赢先 全省中小学教师比拼教学技能 厦门教师捧 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服务 厦门营商环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