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的古老民居,有圆有方,还有椭圆等各种形状, 成为世界建筑中魅力独具的奇葩。 南靖、华安、永定的一些土楼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 名录。 这些土楼中哪些建筑年代最为久远呢?不能靠推测,也不能单看可能修改补充的族谱, 必须以明确的历史记载为据。 华安县沙建镇上坪 3 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土楼, 其中有两座圆土楼 (一座为椭圆形),是福建省有明确记载的最古老的圆土楼。 这 3 座土楼因为建于明万历年间,被统称为万历三楼,虽然历尽岁月沧桑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却以特有的残缺美傲然挺立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安齐云楼纪年明确
齐云楼——“土楼之母”
上坪是华安县南部群峰环抱的一块小盆地,有岱山村、宝山村和庭安村 3 个行政村, 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而万历三楼就分别地处这 3 个村庄,鼎足而立,遥相呼应。
齐云楼在岱山村,椭圆形,建成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 1590 年),在楼匾上有明确纪年, 是福建省当然也是全国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圆形土楼。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权威志书《漳州土楼志》明确“齐云楼是迄今所知我国建造最早的圆土楼,而且有准确的纪年”,并引用著名古建学者黄汉民的话说,这是“我国古建筑文化和民俗研究的重要实 物 资料”。 因此,齐云楼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土楼之母”。
齐云楼椭圆形的长径 65 米,短径 53 米,占地面积 3400 平方米。双环,外环两层,内环平房。 单元式结构,全楼分 28 单元,各自有楼梯。楼中平面为橄榄形的公共天井中有一口古井,是全楼共用的。每个单元面朝公共天井,前为厅堂,后为厨房餐厅, 通过天井与过道连接外环二层楼,既有各家私密的生活空间,又方便家族的集合交流,结构科学,布局合理,显示了古人非凡的建筑智慧。
楼有 3 个门,主大门朝北偏西,大门左右各有一个边门。 靠西南边的是南门,当地村民称之为“生门”,靠东北边的是北门, 当地村民称之为“死门”。 据说当年太平军包围进占齐云楼, 楼中居民从北门跑出去的都死了, 而从南门跑出去的都活下来,因此有“生门”“死门”之分。现在楼中习俗,嫁娶从“生门”进出,殡葬由“死门”进出。
据族谱记载, 齐云楼的建造者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 郭氏族人唐末入闽, 南宋绍兴年间进入漳州。元朝建立后,郭氏后裔郭文达因不愿为蒙古人做事, 遂避居于龙溪二十五都(今为华安县大部分地方)的岱山, 成为华安上坪郭氏的开基祖。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盗匪猖獗,因此郭氏族人建成这座防御功能很强的土楼,即齐云楼。土楼雄踞山包上,外环墙基以花岗岩砌筑,上面以生土夯筑, 厚实坚固, 楼内设有漏沙、泄水装置和地洞暗道,形成易守难攻的防御体系。 由于其合理的结构布局和精巧的营造技艺, 齐云楼成为当时圆土楼建筑的样板。据说,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建造者在设计建造前就曾到齐云楼来考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