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九峰镇有一个省级传统村落黄田村,该村境内存有数量众多的生土楼、古民居、旧祠堂,是平和县不可多得的、典型的省级传统村落。据考证,该村历史上总共有过八座生土圆楼,目前仍然保存较好的是咏春楼、联辉楼、拱方楼、龙见楼、南阳楼、衍庆楼、老碧楼等七座,第八座俗称“后楼仔”已毁无踪。村内各个角落都有鹅卵石铺筑的巷道相通,把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古民居和旧祠堂、土楼串联起来,行走其中,仿佛是在时光隧道中穿行。
黄田村全景图
村内最大的土楼龙见楼
黄田村内体量最大的生土圆楼叫龙见楼。
龙见楼建于康熙辛酉年(1681年),由时为康熙辛酉岁贡寿宁县教谕曾逢时倡议集资兴建,直径达80米,占地6000多平方米,楼内圆埕直径34米,面积907.7平方米,比芦溪丰作厥宁楼77米楼外径还大3米(再次为诏安在田楼、南靖顺裕楼、华安二宜楼)。圆楼内空间层次分明,全楼由一个大门出入,中心是一个公共活动的大内院,不设祖祠。院内偏南边有一口公用水井。设有暗道通外楼外,平时是下水道,被匪患围困时可从暗道逃出,全楼防卫构造独具特色。大门门洞全用花岗岩石建筑,门楣上设有水柜,门板特厚,异常坚固。外楼墙脚砌石,墙身夯土,往上逐层收分,楼底墙宽2米,高三层12.6米。
土楼邻里
站在三层楼上倚窗望远,龙见楼的大气与霸气尽收眼底。族人传说,楼墙宽得可以摆上八仙桌,四人围桌饮酒还有余地;若用一根面线围绕大楼一圈,再用这根面线煮成面食,几个后生仔也吃不完。
楼内房屋54开间,单元式设计,每个单元自成体系,有各自的出入口和楼梯上下。尽管只有三楼对外开窗,但是客厅、餐厅、卧室的光线都很好。二三层内环设有窄窄的走廊,门窗开则可晾晒衣服,关则成环楼相通的走廊,可谓别具匠心。
从圆楼外走进中心大院,再到各自小单元内,这是对人们聚族而居生活中不同要求的满足,是一个私密性较强的空间,现代建筑师追求的私密性居住要求在古老的龙见楼得到完美的体现。
曾庆兴老人原来也住在龙见楼,在他原来居住的三楼房间里,老人兴致勃勃地回忆说,以前由于住房紧张,他把楼墙掏空,在掏空处增加一张床位,床下设置柜子置放杂物,由此亦可见楼墙之厚。据他介绍,这座楼曾历经三次劫难,其一是清同治三年武进士曾金榜招惹了太平军而被烧;其二是1927年10月土地革命斗争中毁于战火;最近一次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大积肥”时,有关上级领导号召大家拆墙,说是“一担土等于一担粪”,结果就把龙见楼的十几米楼墙拆掉了三层,所幸大楼竟然没有倒塌。曾庆兴说,宽阔的院内原本铺满了鹅卵石,农村分田到户时,为了方便晾晒稻谷全部被改建为水泥地。
村内最小的袖珍型土圆楼衍庆楼
龙见楼内的三眼井
黄田村内最小的袖珍型生土圆楼叫衍庆楼。
衍庆楼靠近黄田村西边的小河。据了解,衍庆楼建于清道光年间,楼外沿直径仅有38米,不及龙见楼的一半,楼高二层,单开间与双开间混合式建筑,18间共14个门路,只有龙见楼的三分之一。衍庆楼楼房小巧别致,冬暖夏凉,别有一番情趣。年纪八旬的老阿婆邓累是这个土楼的老住户,她从一嫁到本村就在楼里住,住了60年,她说住土楼比住新房子更舒服。
俯瞰咏春楼
咏春楼内
咏春楼内的阴阳井
黄田村最为出名的土楼当属咏春楼,这与楼主人曾萼的名声息息相关。咏春楼,这是一座从名字就可以推断出书卷气十足的土楼。
曾萼生于1721年,1751年高中进士,为官清正廉明,死后被诰封为奉政大夫。咏春楼建于1770年夏日,由他的同窗好友、时为吏部尚书谭尚忠题写的楼名,楼匾是花岗岩石,可惜已经断裂,题字却还清楚,笔力刚劲,耐人寻味。咏春楼与漳州最大的圆土楼龙见楼的建筑特点相似,只是体量比龙见楼小,总占地面积5008平方米,土楼正面直角,后面圆形,建筑面积2620平方米。楼高12.20米,分三层,墙体基部是鹅卵石,上部由生土夯成。全楼一个大门进入,36开间,正中是祠堂“敦敬堂”,以公共内院为楼中心,内分6个小门楼,自成单元,进入小门楼后,又有两个小侧门分开进入住户。公共内院、包括各单元内天井地面统一铺上花岗岩石板,大小门框都是巨大条石砌筑,气派自与别处不同。
翻开厚厚的族谱可以看到,自古以来,黄田曾氏住民既重视科举功名也重视贸易经商,他们经商主业就是晒烟种植和贩卖烟丝,由贩卖烟丝而至经营棉纱、包纸、布匹、豆饼、砂糖等多种,各类货物远销漳州、厦门、上海等地,族人做生意的轨迹遍布潮汕、苏杭,由此积累了大量财富,为该村大量古建筑的崛起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先人都有一个观念,为了光宗耀祖,在打拼一辈子攒足钱财之后,都会选地建祠堂,当年不同房系的黄田曾氏也不例外,于是各式各样豪华美观的宗祠先后涌现在黄田村的土地上,如今,为数众多的旧祠堂与生土楼一起,成为研究和观赏黄田古村落的重要实物。
▼黄田村聚顺堂祖祠
◀村内方形土楼联辉楼
提亲队伍
黄田村里的八卦井
别致的住户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