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的关键。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漳浦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治水”为抓手,重点实施水系连通、安全生态水系、中小河流治理等“三大工程”,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小水电退出、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推进水利工作提档升级,逐步形成防洪、景观、生态相融合的水生态环境,绘就一幅“山水绿家园”的美丽生态画卷。
转变治水理念 注重生态安全
首先是逐步转变治水理念,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从“工程治水”发展到兼顾“生态治水”,从注重安全向既要安全又要生态转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对防洪安全节点进行工程治水,其余尽量采用生态治水,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给河道留足行洪空间、滞洪空间、生态空间,以确保河道既安全又生态。
其次是以水系连通、安全生态水系、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实施清淤护岸、景观改造、道路提升、河道拓通、河道引水、污染源治理等治理措施,结合城乡规划、美丽乡村等项目实施,配套建设江滨公园、河心公园、亲水步道、两岸绿色植物景观带等,打造成一片山与水相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集水系两岸植物景观、农田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人文生态景观带,集游览休憩、运动保健、娱乐休闲、彩色林带于一体的园林式乡村江边公园。
第三是结合“清四乱”专项整治,恢复自然的河岸线、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促进水系完整性、水体流动性、水质良好性、生物多样性、水文化传承性,有效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提高片区防洪减灾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水生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统一,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达到水生态、水景观、水环境“三位一体”的要求,为周围的群众提供了一方休闲娱乐之地,为城乡建设增添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落细、落到实处。
实施“三大工程” 打造生态景观
致力于用生态理念治理水系,着力打造生态水系景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
一是水系连通工程。鹿溪水系整治工程总投资2.1亿元,主要包括东南诸河(福建鹿溪)漳浦县城区防洪工程和鹿溪水系综合整治工程,致力构建鹿溪中游“一溪两带三湖”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系统,使鹿溪防洪堤工程成为城市自然风光景观带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塑造出独具风格的城市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是水利工程与城市景观建设完美结合的典范,凸显“安全水利、城市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利”的理念。
二是安全生态水系工程。现已投入2500多万元,完成霞美镇霞美溪、赤岭乡赤湖溪等20公里安全生态水系河道综合治理。2019年,计划投资5700万元,实施赤湖溪、南溪等2条河流4个河段安全生态水系共38公里,截止到10月底,4个项目全部完工验收,在全市率先创造了10月份生态水系竞赛所有参赛项目全完工验收的纪录。
三是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十二五”期间共投入1.9亿元,实施中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0条,综合治理河道48公里。“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1.12亿元,实施6个乡镇、22公里河道综合治理,现已全部建设完成投入使用。
坚守为民初心 立足长效治理
漳浦县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一图一表一清单”工作法,即项目总平图、工程进度表、项目建设清单,加强倒排工期、平行施工、夜间加班、派驻工地、定员定岗等措施,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竣工、早投用。
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认真落实“双河长制”,构筑“乡级河长+河道专管员+义务监督员+河道警长”四级工作网络体系,设立镇河长办,成立河道专管员护河队,建立乡镇河道专管员包干管理河道的长效机制,确保河流治理成效。自从实行河长制以来,县辖区内河道基本实现河面整洁,深受当地百姓的好评和点赞。
水利发展永远在路上。漳浦县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振兴乡村战略的总方针要求,立足赶超,着眼振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漳浦绿色发展的壮美蓝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