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漳浦县沿海地区的竹马戏被称为戏曲的活化石,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更好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漳浦县将竹马戏引入校园,让非遗传承保护真正"从娃娃抓起"。
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是竹马戏的传习所之一。近日,在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的教室里,来自竹马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老师们边讲解、边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学习竹马戏的基本动作。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小朋友们仔细看、用心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小朋友:竹马戏很好玩。
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小朋友:我喜欢竹马戏,我还会这样子呢。
县第二实验幼儿园老师表示,非遗文化进入校园,不但丰富了她们教学内容,也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
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 童云玉:竹马戏说的唱的是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孩子特别喜欢,像这样的文化进入到校园里面,(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家乡文化的兴趣与爱好。
记者了解到,除了县二幼,官浔中心小学也是漳浦竹马戏的另一个传习所。这两个地方都设置了兴趣班,由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的专业演员定时到校授课。下阶段,像这样的活动将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逐步推开。
漳州市非遗传承人 、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 林艳环:把戏曲进校园列为我们今年的一个重要工作,首先让小学生来了解戏曲,培养他们对戏曲的爱好,从中也发现一些好的苗子来培养。
多彩漳州花 香飘海内外2025-03-13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