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冬季,我国举行了文革后的首场高考。1978年夏,高考再次举行,这次高考全国共有610万人报考,但最终只录取40.2万人。1977年到1979年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新三届”。“新三届”特指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77级、78级、79级大学生。今天的《高考记忆》,我们将一起来听听,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即197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关于高考的回忆。
沈旭明是诏安一中的物理教师,1979年参加高考的他,回忆起高考最深的感触就是一个字——“难”。
沈旭明:因为是(复习)根据1978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来的,老师平时在出一些提纲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按照1978年高考的难易程度,但是到了高考的时候,刚好出现79年的题目的难易程度比78年难太多太多了,而且平时说的像那个化学说有机化学不做考试要求,但是整份考卷里面,差不多三分之二都是有机化学,所以那一年,全县有机化学只有一个人考得及格,差不多都是二三十分。
由于高考刚恢复不久,在他们那一年还能看到年龄较大的考生一同参加考试。
沈旭明:当老师的也去参加考试,因为当时是那个叫做老知青,老知青他来从事教学工作以后,他有了这个机会他也参加考试,结果在师专我们又成为同学了,老师变成同学。
说起自己参加的1979年的那场高考,现任综合实验高中副校长的高志忠仍感到兴奋。
高志忠:我是七八年高中毕业,七八年参加的高考,说实在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子女,能赶上这个机会,确实是非常的高兴。
高志忠回忆,当时高考都没有父母接送,他都是徒步走四十多分钟到考场。而最让他难忘的是高考期间父母给了他“特殊”的福利。
高志忠:在参加高考的时候,我母亲给了我两块(钱),我高兴得要命,两块(钱),当时可以吃得好一点,并且可以吃好几顿。我的父亲也是非常支持的,把他手上的那块手表,借了我几天,让我在考试当中可以把握时间。
最后,高志忠还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他眼中的高考。
高志忠:我就把它比喻为看一部比较吸引人的电影,走进考室,老师把试卷给分发下来,那么一进入考题的思绪当中,整个世界什么事情都忘掉了,等到考试结束铃响的时候,我才在忽然之间感觉到我是在考场上面参加高考,感觉确实是非常的美妙。(记者:陈旭玲 陈愫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