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天竺岩,后有长泰县。”这是长泰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谚语。七月盛夏,为了对长泰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博导、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专家晁华山教授带领专家组,专程走进大山深处的这一古寺,揭开了天竺岩许多不为人知的身世与秘密。
网摘图
据清·乾隆版《长泰县志》记载,天竺岩在善化里,即今天的枋洋镇,由道人陈正友始建于唐朝显庆四年即659年,比唐代垂拱二年(686年)建置漳州府还早27年,比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建置长泰县还早296年。1300多年过去了,历经沧桑的天竺岩,虽几番修葺,但基本保持唐代风貌。199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车子沿207省道蜿蜒行走,到快与安溪交界处的枋洋镇赤岭村时,向右拐入草洋自然村。大约走了6里山路,心仪已久的天竺岩便在我们面前一展芳容了。天竺岩背靠振翅欲飞的凤凰山,栖建于凤凰山的“凤头”处,坐东北,向西南,四周林木蓊郁,翠竹成荫。右侧是天竺岩自然村,二三十座高低参差的民房散落在山坡上。前面是向东延展的山谷,汩汩清泉浇灌着山乡人家的田园。
深山藏古寺。依山而建的天竺岩,深12.6米,宽12.4米,总建筑面积156平方米,虽不大却散发着一股来自大唐的朴实与庄重。远望,屋顶是典型的闽南燕尾翘脊和齐齐整整的灰黑的瓦,屋脊上贴着常见的牡丹祥云图、双龙戏珠图等瓷绘。大埕和外墙,则是鹅卵石与不规则条石混搭,给人朴实的感觉。埕的左右侧各有一个水池,意为“凤凰双眼”。走近古寺,抬眼望去,大门匾额上的“天竺岩”三个字,古朴凝重。中间两扇大门,是守门神武官秦琼和尉迟恭,美髯圆目,威武霸气;两旁单扇门,则是手捧仙桃、如意的福星、禄星,慈眉善目,文雅庄严。大门与侧门之间的墙上嵌着一付窗子,是褐色原木雕刻的螭龙相交窗。
推门而进,古寺分为门厅、正殿前后两进,上下落差2.2米。前厅左右两侧为钟房和鼓房。拾九级石阶而上,便达正殿。正殿由六根圆木柱支撑屋顶。圆木柱和石柱础未见过多的装饰,显得质朴而天然。千百年来,它们以挺拔之姿,撑起千年风雨,也撑出了多少善男信女的祈祷与希望。
走进天竺岩,年届八秩的晁华山教授认为,天竺岩是一处极具历史价值的佛教圣地,是一处真正纯粹的千年古刹,主要有四个明证。一是天竺岩供奉的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教中国禅宗初代祖师菩提达摩、道教铁炉大师、观音菩萨等神明。二是当地百姓称天竺岩为古刹,“古刹”二字源自古印度佛教梵语。三是天竺岩的小天井中有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小石头,谓为“佛足迹”,是魏晋隋唐时期的佛寺所特有的。四是天竺岩的修行者称为“僧”,“僧”即古印度佛教梵语“僧伽拉摩”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种种迹象表明,天竺岩不仅是古代中国佛教文化遗留的见证,也是古印度佛教传入以后逐步与道教、儒教相融合,并成为民间信仰的一个见证。
晁教授的这些说法恰恰与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形成极好的补充。原来,枋洋民间传说,古代的天竺岩曾遭白蚁损害,当时住持请来神鸡吃白蚁。后来,白蚁灭绝了,而神鸡化为石,蹲踞岩院之中,一直护佑着天竺岩。然而,上个世纪文革“破四旧”时,曾有人想捣毁这块石头。哪料到那高高抡起、重重砸下的铁锤根本奈何不了“神鸡石”,头部的“鸡冠”仅被敲去一小点,那些“闯将”只好做罢。人们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晁教授揭开了这一谜团。原来,这块“神鸡石”并不是人为事先嵌进去的,而是先人精心选址,在一块大岩石上建起了这座天竺岩,天井中的“佛足迹”正是遵循正宗佛教寺院建筑风貌特意留下的,为隋唐佛寺所特有,这在明清以来的佛寺中是难得一见的。
天竺岩不仅是古刹的名字,还是当地自然村的名字,且村上出生的人姓氏皆为“僧”。根据长泰政协文史丛书《庙宇文化》记述:清代光绪年间,因兵灾匪祸,民不聊生,天竺岩香客日益稀少。当时的天竺岩住持梁顺连,为让天竺岩香火不致中断,便向枋洋地区八姓族长请示,在天竺岩附近建立村落。征得同意后,梁顺连便还俗娶亲,繁衍后代,所传子孙取姓为“僧”。僧姓子孙的传衍和这个小自然村的形成,使天竺岩的香火得以为继。
现在,天竺岩自然村有20多户人家,100多人,以耕山务农为生。每年正月初九和四月初八,天竺岩都要举办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这时僧姓子孙纷纷远道归来,善男信女也从四面八方涌来,天竺岩香火缭绕,鞭炮声声,神明们也好好歆享着人间的香火。(叶小秋,2014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