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进步,保持原乡”
晚七点,吃过晚饭,刘祯明顺手提上两个垃圾袋,走到不远处的大樟树下,等着垃圾车到来。
“环境靠大家,不靠嘴巴。农村干净整洁,多亏了社区营造。”在刘祯明的印象中,以前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意乱倒,村里的排水沟污水横流,每到夏季苍蝇蚊子成群,让人难以忍受。2000年,台湾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东山里原有的垃圾桶取消了,改由垃圾车定时定点收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渐渐地里民还自觉当起“省长”,比如买菜做饭时一定会计算好量,以免浪费并制造更多垃圾。
四寮溪贯穿东山里,是里民主要的饮用及灌溉水源。2002年,东山里启动《溪流保育规划》,实施封溪护鱼政策。“为了守护好‘母亲溪’,社区成立了巡守队,在溪里放养鱼苗,建鱼礁供鱼类栖息,许多里民兼职为孩子们当环保老师。”东山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张英有介绍,四寮溪的溪流美景与生态多样性得到有效保育,2005年被评为新竹县溪水保育示范区。如今,这里不仅开发出生态观光线路,还成为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户外场所。
2010年,东山里启动“农村再生培根计划”,致力于环境再生与生态保育,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组织妇女成立“妈妈教室”,学习手工艺制作及料理研发,提供社区产业活化的新方向;成立环保志工队,定期进行社区环境清理;开设环境导览课程,成立导览团队,负责社区生态环境解说等。
“社区营造的重点在人心。里民们最自豪的,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按照自然规律,打造出优美的社区环境。”张英有说。如今,东山里处处绿意盎然,拥有多样性的植被和水域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态风貌和田园风光。
“停止进步,保持原乡!”当里长不足半年的吴成崇,将这句话作为他未来四年的“施政纲领”。他说,东山里原本就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农业村庄,不需要过多的建设,来破坏它既有的原生态,“社区营造首要是保持农业生态,尊重自然,尊重乡村本色”。(记者 刘深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