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农村社区营造的“五驾马车”
台湾的农村社区营造始于20年前,被专家称为台湾展开的一场最基层、最普及、最温和,但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它的作用在于一点一滴唤醒了人们对土地、对家乡的感情,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是一个自下而上、浩大持久的家园再造工程。
以新竹县关西镇东山里为例,当地社区营造的切入点,分“人、文、地、景、产”五方面,可以称之为“五驾马车”。得益于“五驾马车”的集合式拉力,东山里居民的主体意识得到培育,社区有了活力。
以“人”为本,培育村民的主体意识,是农村社区营造的首要考虑。在东山里,社区发展协会、“妈妈教室”、环保志工队等居民自发性组织不断涌现,成为农村再生的主体力量,并在培养里民参与感的过程中起到核心带动作用。
“文”就是文化,须考虑农村的当地文化。在东山里编制的《农村再生计划》中,地方文化馆是关键一环。为保存客家先民的耕读文化,2004年东山里建成“金广成文化馆”,目前以文史教育、文艺表演为主,为村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地”就是地理环境,包括当地的环境卫生、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卫生治理,是东山里进行社区营造的起点。“垃圾不落地”政策的入村、入户、入心,环保志工的示范带动等,让东山里的环境卫生实现质变,脏乱差臭从此成为历史,“垃圾里”摇身一变成了“金凤凰”。
“景”就是风景特色,包括生态保育、旅游开发、环境教育等。东山里以四寮溪生态保育成果为基础,将社区打造成生态园区,并开发生态观光线路,启动生态户外教学,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
“产”就是产业,以社区营造推动产业发展。为此,东山里从多个方面培育产业发展,包括推广有机农产品,推介农村观光旅游和夏令营活动等,依托当地特色推动产业发展。
东山里的营造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村民积极参与、当地文化完好保留、卫生改善、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村民才能享用到社区营造的成果,美丽乡村的建设也。(记者 刘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