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德西效应
所谓的“德西效应”指的是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 年做的一个专门实验, 他让大学生解有趣的智力难题,第一阶段,所有的大学生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他将大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完成一个难题就可以得到一美元的奖励, 而另一组跟之前一样没有奖励; 第三阶段, 为休息阶段,所有的大学生自由活动,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第二阶段有受奖励的一组在第二阶段确实很努力, 但是在第三阶段却少有人继续解题,相反的没有奖励的一组有更多人愿意花休息时间继续解题, 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在试验中德西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 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 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孩子通过体验擦鞋增强动手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与不少家长打交道发现,很多家长经常使用种种的奖励手段从而促使孩子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许诺, 你要是考上九十分,我就奖励你一台游戏机;你要是今年能获得三好生称号,我就带你去国外旅游;你要是坚持自己打扫房间,每天叠被子,我每周都带你外出吃大餐……家长对于孩子的奖励可谓是林林总总,根据孩子兴趣的不断变化花样百出。然而,家长处心积虑的“慷慨投资”,换来的不是孩子越来越懂事,反倒更加变本加厉。
“慷慨奖励” 却让教育陷入泥潭
在长期的家庭奖励刺激下,孩子学会跟家长讨价还价,不断膨胀的奖励需求,却逐渐远离了家长奖励的初衷。不适当的家庭教育产生了可怕的“德西效应”。
家庭教育中, 家长不断退缩、让步、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奖励需求,孩子的胃口越大,对学习的兴趣却越来越小, 孩子看重的不是 “内在的成功感”,而是“外在附加奖励”,家长便陷入家庭教育中“德西效应”的泥潭。
有一个父亲,儿子懒于帮忙做家务活便试着拿奖金作“杠杆”去调动他的积极性。最初一两次很灵验,可往后麻烦就来了:给少了很不愿意干,不给奖赏根本不干。面对这样的情况, 父母是否应该思考,对家庭中的奖励教育问题做出冷静的审视。
采访中,很多家长对此都表示很无奈。市民吴先生是名公务员,他说,儿子上小学了,他们也希望能培养儿子更加独立的个性,希望儿子不再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可是起初怎么说儿子都不愿意料理好自己的事情, 直至谈好条件,周末出游,或者吃大餐才答应。吴先生说,他知道什么事情都用奖励不好,可是孩子小的时候,有他们自己固执的东西,只能从他兴趣的东西出发去调动他的积极性,希望孩子可以慢慢懂事。对此, 心理学家雷珀认为,奖赏固然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但它又有使人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失去兴趣的危险。孩子还小,没有形成一个稳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用奖赏作为激励手段,一是容易使孩子的行为降低到只以获得奖赏为目的,客观上阻碍孩子潜能的发展;二是靠奖赏激发起来的行为不可能持久。精神奖励促使激发孩子的“内在成功感”
“哇,你可以自己扫地板了,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你是妈妈的好帮手。”年轻妈妈张女士正在表扬4 岁的儿子。
张女士说, 以前孩子小的时候,她教育孩子就用糖果、蛋糕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可后来她发现,让孩子帮忙, 孩子总会先问:“那我帮你做了这个,有蛋糕吃吗? ”反思之后,张女士改变了策略。
“孩子都是希望别人表扬和鼓励的,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他也会渐渐明白道理。” 张女士一脸得意,她说,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很精的。你要是总是妥协很难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如果凡事不是出自他们内心, 什么都要讲条件,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被动的,这样往往达不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精神教育,陈妈妈也有同感,她的女儿正在市实验小学读四年级,她说,对于女儿的教育,她从来不用金钱等物质条件为奖励。以前女儿有时候在学习上跟不上,她就鼓励女儿,不要着急,并耐心地与女儿一起查找原因,对于女儿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渐渐地, 女儿学会了主动学习,就算遇到困难, 她也懂得跟父母交流,寻求父母的帮助。“我觉得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内心满足感而言,胜过于任何的物质奖励。” 陈妈妈如是说。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某种良好行为与某项成绩的取得,应得到家长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但是奖励孩子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应多以精神上的鼓励为主,适时对孩子作积极的肯定, 以巩固孩子的行为;同时给孩子讲述类似的优秀人物,和孩子一起憧憬未来,帮孩子树立更高的行为目标,以不断激起孩子新的行为动力。千万别轻易作物质上的许诺, 特别是拿钱来作刺激,这样的方式会把孩子的成长行为从小就引入拜金拜物的“死胡同”。(记者邓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