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年连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深化改革年”“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漳州市进一步开展“项目建设年”“生态环境建设年”“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在加快发展过程中,漳州充分意识到,项目建设是根本所在、优美生态环境是载体支撑、良好营商环境是重要保障,“三位一体”,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形成有机整体。
10月15日,载有4.4万吨加拿大油菜籽的“艾肯”轮靠泊漳州招商局码头7号泊位。这是今年9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加拿大期间,中加就油菜籽贸易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我国首次进口加拿大油菜籽。郑游楚 郭智敏 摄
漳州将“三个年”活动确定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并专门成立重点战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推进,使全力抓全年,一“年”“年”全力抓好,一步步深入推进,为“十三五”奠定良好开局。
项目为本
“会抓项目才是真本事”,这已成为漳州上下的共识。大家以抓项目论本事、评成效,形成了推动发展的浓厚氛围。今年,漳州市推出在建重点项目514个,1—9月累计完成投资1053.8亿元。其中,98个省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1%。
为实时了解省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主动靠前提供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漳州市建立了重点项目网上巡航工作平台,加大对重点项目特别是对市领导挂钩的100个重点项目和投资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的实时监控。截至目前,全市在130个省市重点项目上安装了电子眼,实现了对重点项目的全覆盖。同时,漳州市指定专人在网上实时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和问题,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都相应建立网上巡航工作平台和视频会议系统,与市里连线同步投入使用,通过召开视频会议,对重点项目进行现场点评、现场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切实发挥平台网上巡航的作用。“网上巡航”和“视频会议”双管齐下,对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既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虚假项目的可能,又层层向下传导压力,把责任压紧压实。
为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漳州市从顶层设计入手,研究制定了市领导下基层现场协调的工作机制。市里从重点项目中筛选100个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基础性项目、需政府推进和协调的重大生产性项目,由市领导挂钩,其余由市直单位和各(市、区)、开发区(投资区)领导挂钩。挂钩重点项目的市领导每个月都带队深入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也建立了定期协调制度,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快速推进。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接力奋进、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1—9月全市共完成“五个一批”项目1183个。其中,“谋划一批”项目565个、“签约一批”项目197个、“开工一批”项目183个、“投产一批”项目144个、“增资一批”项目94个。
漳州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四个督查组,定期对全市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其中督促项目建设的落实情况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各督查组通过“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座谈访谈、实地察看、走访调研”等形式,着重督查工作进度偏慢、未完成任务以及推进中遇到重大问题的具体环节,促进各项重点工作有序高效落到实处。对于项目建设中属于部门不作为或慢作为的,对于未按计划节点开竣工以及建设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通过《闽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及《漳州市重点战役工作简报》及时通报,这对项目的快速推进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生态为体
抓项目是为了促发展,发展却不能忽视对绿水青山的保护。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渴望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表明了党中央把生态环境建设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下转第二版)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
在此背景下,漳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去年的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七个五”包括五海保护、五沿治理、五景建设、五行管控、五古丰登、五大工程、五种提倡等。“七个五”中的每个“五”都有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五海保护、五沿治理、五行管控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五景建设、五大工程侧重生态景观提升,五古丰登致力于生态文化的保护和历史传承,五种提倡则强调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七个五”涵盖广泛、抓手实在,每个“五”既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通过系统施策、整体推进才能达到标本兼治、提升环境的目标。“七个五”行动计划从七大方面梳理汇总了246个项目,总投资超600亿元,致力打造绿城、花城、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漳州市以“七个五”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年”活动,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提升现有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漳州的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处于全国前列,绿水青山是漳州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漳州山海兼备,森林覆盖率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全省第二大江——九龙江穿境而过,既是农业大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去年以来,漳州市相继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福建省级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抓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系统工程思路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在漳州生态建设的细化、具体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和具体抓手。这个计划充分体现了漳州的特色,并结合漳州自身特点提出了全方位的生态保护措施,与“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相契合。
营商为要
今年,漳州市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这是对前两年“深化改革年”、“作风建设年”的深化和具体化。漳州市把营商环境具体划分为八个环节: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舒适安全的宜居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自由便利的开放环境,主要目标是全力做好这八个环节,建设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关系发展快慢,好的营商环境是一种生产力,也是重要的软实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关键要突出问题导向。漳州市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走进企业问需、向专家问计、到先进地区学习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把问题及症结找出来,从企业最急需、最期盼的改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明确工作重点,突出主攻方向,大力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瓶颈问题。漳州市依托市政府政务服务平台热线、市行政服务中心平台热线、市效能投诉中心热线、福建省统一效能投诉热线等政务服务及效能监督平台,打造企业投诉绿色通道,全面了解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强化企业投诉办理,加强督促整改,推动相关部门尽责履职。
3月9日,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申请设立全资子公司“漳州中建海峡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仅提交一套申请材料,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公司开业相关证照的办理。而之前在漳州办理公司开业的相关证照,累计起来有36个工作日之多。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认真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原本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合并为一本带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将“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审批,为新办企业办理登记带来了政策红利。这是漳州市大力推进良好营商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
漳州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和网上行政审批等“三单一网”建设,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持续深化“马上就办”,严肃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效率。
在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中,漳州市取消市级行政权力事项84项、市级公共服务事项7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2786条;公布市级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原105项市级中介服务经调整后保留60项,精简40%以上。完善市场准入环境,目前已累计换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52521份,发放企业电子营业执照46984份。此外,市行政服务中心还研发了“营商环境建设年工作台账管理信息系统”,市直责任单位可每月通过系统直报指标完成及工作进展情况,系统还将对工作未完成或指标滞后的单位亮“红灯”进行预警。
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市效能办专门开设了惠企政策网上公开平台,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该平台目前已集中公开23个市直牵头部门的257条惠企政策,内容涵盖政策类别、惠及对象、条件标准、政策依据、主办单位、承办科室及联系方式、协办单位等内容,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政策,最大限度放大政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