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10日讯 福建漳州房地产元月又有新盘加紧入市,刚需中小户型新品将再度发力。近期,龙文区两个纯新盘亮相,多个老盘也在春节前加推新品。据不完全统计,1月份预计将有10个新老盘推新。其中,中心城区有两个老盘项目正在加紧预约,其余8个楼盘均位于相对外围的刚需板块。
从现有定价来看,由于楼盘地段和品质、配套等因素影响,本月入市房源最高价为9500元/㎡,最低价约4800元/㎡,价格差距较大。本月集中供应的中小户都是比较实用的刚需房,购房者可根据价格、地段、户型、配套等货比三家。
新房源纷纷入市
1月推新房源约1024套
临近春节,看准年前返乡置业客,开发商正在抓紧筹备岁末的蓄客,1月份推新意向提升。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本月即将开售的新老项目预计达到10个,入市房源约1024套。其中,民兴北郡、欣隆盛世外滩、水仙都市等老盘项目为推盘主力,全新盘港城御龙湾、惠祥香槟左岸正在抓紧预约。
从本月推售的板块来看,各大板块均有产品供应,楼盘分布较为平均。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一度进入“空档期”的中心市区,新增中大户型房源供应;中心市区以外的外围楼盘,8个刚需盘主推中小户型产品。
“年底有一部分返乡置业的客群,预计楼市将在春节前后再抢收一波。”欣隆盛世外滩谢经理介绍,今年欣隆盛世开盘的频率较高,连续开盘4期,时间间隔很短,不过由于中心区房源稀缺,4期开盘销量都还不错,第五期新品94~125㎡业已推出预约,共计128套房源,根据蓄客的情况,预计本月下旬开盘。
本月,中心市区房源将不再“一枝独秀”,已经确定开盘日期的民兴北郡,将于1月12日开售,推出100多套改善型房源,户型面积在95~212㎡,在中心区房源“空档”数月以来,民兴北郡的入市将为改善型置业客群提供新的选择。
在中心区之外,位于东部板块的全新盘港城御龙湾,营销中心刚刚公开,将主推80~88㎡两房和97~120㎡三房,蓝田片区去年11月公开预约的新盘惠祥香槟左岸也有望在本月中下旬开售。
西部售价最低 中心区最高
漳州最新新闻报道,本月新老盘供应的房源,由于地段、品质、配套上等差异,产品的价格差距将拉大,其中,中心区楼盘售价最高,普遍突破9字头;西部板块北斗片区售价最低,成交均价接近5字头。
从新房定价来看,本月即将入市的中心区两盘,售价均在9字头,居高不下。老城区楼盘凭借地段优势,在去年12月开售4期产品时,欣隆盛世外滩售价已经达到9300元/㎡,本月下旬新品开售,销售价格预计达到9500元/㎡。在中心区楼盘当中,因为独占江景优势,欣隆盛世外滩成为老城区售价最高的楼盘。
售价紧随其后的老城区楼盘民兴北郡,本月即将开售二期楼王,规划看中庭景观,具有较好的视野效果,老城区配套即将改建的公交枢纽站,城际轻轨开通可直通泉厦。民兴北郡总经理朱俊谈到新房的定价策略时说:“漳华路片区在去年的销售行情中,已经卖到8字头,民兴北郡品质居上的楼王产品定价9字头在情理之中。”
在老城区中心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周围刚需板块的新房在售价上有较大的落差,洼地板块位于西部板块的北斗片区。据了解,西部北斗片区一直是市区周郊板块当中,售价最低的板块之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到“新地王”的带动,蓝田片区的价值开始显现,房价直追龙文区中心区,售价在5字头的基础上不断有冲6字头的趋势。与此同时,原本同样属于洼地的城北板块,大盘品质带动区域价值提升,促使北斗成为房价最后一个价值洼地。
从整体上来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城郊板块的售价上涨幅度较大,从去年年初4字头的均价,到今年年初普遍跨入5字头。新盘供应的龙文区中心城区,上周刚刚开售的新盘鸿达嘉园定价7字头,预计港城御龙湾、惠祥香槟左岸的定价,将会根据实际行情做出新的调整。
本土中小房企抢时机
不难看出,接力新一年刚需的主力楼盘,以本土中小型房企为主。全新盘惠祥香槟左岸、港城御龙湾、鸿达嘉园均为漳州本土的开发企业,三个新盘项目都是开发商的首个项目。在外来品牌房企大张旗鼓入漳的背景下,近两年来本土房企的声势渐弱,2014年楼市元月,这波本土开发企业“逆袭”,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土房企的气势。
品牌房企集体“缺席”元月市场,一方面源于上一轮的冲量才刚刚落下帷幕,另一方面也由于原有的大盘均以进入尾声,新盘需要等待今年下半年的万科、建发、融信、禹州、国贸等房企推新。
“大盘来势汹涌,今年会更加明显。为了躲避锋芒,本土中小型房企在元月抢占先机。”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众多的大盘入市时间都将集中在明年下半年,因此从现在开始至明年上半年,将会有一个明显的“大盘真空期”,赶在大盘推货之前,中小型房企加速推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竞争,争取利润最大化。
漳州市场由外来房企主导,已经不新鲜了。本土房企的“逆袭”,很有可能是短时间内的“昙花一现”,不过,本土房企尽管已经式微,但还是涌现出了一批追求“精细化”,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开发商。
当楼市不可避免地进入“精细化”,不论大房企还是小的开发商,满足购房者的需求,练好企业“内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本网记者 朱远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