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龙海 > 龙海新闻 > 正文

漳州龙海临江古街:海丝“古港”再起航

来源:福建日报 2019-03-25 10:36 http://www.mnw.cn/

­  张灯结彩的古街、华丽壮观的庙宇、红瓦白墙的古民居群、静候潮汐的古码头……3月23日,周末的龙海市海澄镇增添了些许热闹,游客闲庭信步于临江古街,慢慢解开时光胶囊。

­  游客漫步在月港码头木栈道,感受昔日繁华港岸气息。

­  “月港遗址位于豆巷村,早期村民以贩运豆箍为主,因此得名‘豆巷’。月港运进的番米大部分也是运到这里进行贩卖,因此泉州客商也称月港为‘米城’。”龙海市海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宗瑞忙着向游客介绍古月港的历史,“每家人家的门口,都挂着一面竹帘子。妇女们只能躲在屋子里,隔着竹帘往外看,而在外面街上的人,却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形。”

­  “街市大都临着港道,小船可以一直开到店门口。繁盛时期,几乎家家有店面。跟着小伙伴上街买糖吃,琥珀色的麦芽糖人、花花绿绿的面人、蘸上花生碎的麻薯……”海澄镇民俗爱好者林国平告诉记者,港口作为文化、商业碰撞的场所,曾给月港带来空前繁荣。到了清代,由厦门港兴起而代之,昔日繁忙的月港航运商贸逐渐萧条。

­  近两年来,海澄镇再拾历史瑰宝,重新修缮河川码头、建筑古迹,将月港特色文化资源重整、升级、改造,探索“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其中,豆巷村将月港古镇划分成观音亭、临江古街、月溪两岸、古码头遗址公园四个片区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主要进行传统民居的修缮恢复、旧危房改造、立面改造、景观提升和公共设施配套等建设。

­  如今,走在古色古香的临江古街上,“竹格子”依次排开在门前,街道两侧的特色小吃香味四溢,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勾起了人们满满的回忆。在港口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上,7个码头遗址整修完毕。游客漫步在沿岸铺设的木栈道,放眼望去,货轮与小船从江面上徐徐经过,似乎能感受到昔日熙熙攘攘的繁华港岸的气息。

­  在月港船厂内港,拱形的大跨厂房显得格外高大,百米余长的大船模令人惊叹,船厂内各式各样的船舶模型展示着龙海各地不同时期的造船技艺。59组新旧照片定格见证改革开放40年来龙海的巨变。市民李西明说,月港船厂一直“活”在孩提记忆中,现在好了,能再看到船厂热闹的景象了。

­  “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月港文化节,吸引了40多万游客慕名观光。”豆巷村党委书记蔡志杰说,三届月港文化节都在春节期间举办,持续到元宵后结束,主要以彩灯庙会、特色非遗、闽南民俗活动、新旧图片展、全民慢跑等项目展示400年月港的文化底蕴,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不仅推广了月港海丝文化,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

­  如今,豆巷村正在申报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古月港虽入场稍晚,但风头正劲。这个带着海腥味的古镇正释放出强大的活力,似乎告诉人们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想象和可能。

原标题:福建龙海临江古街:海丝“古港”再起航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工商银行漳州分行营业部走进工地暖心为农民
  • 破局银发经济!国寿寿险15城织就“保险+养
  • 聚焦居家养老:国寿寿险长护险服务“解困”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舞剧《海的一半》在泉州大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视频)
    《海的一半》来泉州啦!(视频)
    《海的一半》来泉州啦!(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高端访谈丨越中关系“在多个领域实现强劲 也门胡塞武装称击落一架美军无人机 苏丹北达尔富尔州一城市遭袭致56人死亡 邬平川任合肥大学党委书记 美国宾州州长官邸纵火案嫌疑人被捕 河南关于胡军、李明同志拟任职的公示 北京迎战“风考” 各部门灵活“出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