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清晨6时,南靖县丰田镇丰华社区35岁的张阿妹早早就起床,开始制作香甜可口的草粿,准备第二天圩日拿到市场上售卖。
她手脚麻利地将晒干的苎麻叶洗净、煮烂,再用洗米筛反复清洗、过滤,沥出纤维,和糯米浆、白糖糅合在一起蒸上1个小时。待凉透后,揉成一小团一小团,包裹上自己炒的绿豆粉,一颗颗客家草粿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张阿妹做草粿
草粿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其中的小技巧却别有一番心思。比如蒸粿之前要先在蒸锅底部涂上一层野生蜂蜡避免粘锅,蒸好后也要在表皮抹上蜂蜡防止粿团风干变硬,保持柔韧度。
苎麻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添加进草粿中使其呈青绿色,算得上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作为丰田镇唯一的草粿摊位,每个圩日,张阿妹都要卖出30斤左右的草粿,一个月下来将近300斤。
如果是自家吃的而非送到市场销售的草粿,做法就更费劲、更讲究了:首先要将白糖换成炒好的红糖,生粿团包好花生馅或绿豆粉后,直接用米蕉的叶子包起来蒸。这样做出来的草粿,苎麻与蕉叶的香味交织在一起,口感更是软糯清爽。
丰田是闽南主要侨乡之一,这里有越南归侨2000余人。张阿妹的父母早年从广西到越南工作、生活,直到1978年才到丰田镇扎根。“从越南回来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草粿。”张阿妹说,很多人误以为草粿来自越南,其实这种做法源于客家小吃。
自张阿妹懂事起,不管是端午、中秋、冬至、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还是平日里心血来潮,客家人都会蒸制几斤草粿,全家人一起品尝,其乐融融。但作为“侨二代”,张阿妹的一手好手艺,却源于她的婆婆唐二妹。
“婆婆在丰田卖了十几年的草粿,做出来的味道一直深受大家青睐。”年纪渐长的唐二妹最终把草粿生意传给了媳妇,张阿妹说,做草粿几乎都要纯手工,零零碎碎的杂事很多。每年2月至10月,每个月她都得费上三四天的功夫,到村里的田地采摘苎麻嫩叶,晒干后储存起来,以备全年使用。尽管重复这些过程乏味又疲累,张阿妹却一直坚持了5年。
“不少外出的家乡人都会特地来预订草粿带到外地品尝,这样无论他们身在何方,都能想起家乡的味道。”张阿妹笑着说道。也许正是这份乡愁,才让草粿的清香绵延至今。
☉郭碧燕韩予曼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