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筑梦扬帆重走海丝路大型海外采访策划报道特刊

来源:闽南网 2016-01-28 14:52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第4站 印度尼西亚

  家庙灵位牌必标注“天宝” 漳人著书放眼看世界

  核心提示 印度尼西亚虽然是千岛之国,但人口主要居住在爪哇岛上,泗水是东爪哇省省会、印尼第二大城市,爪哇语苏腊巴亚(Surabaya)。雅加达、三宝垄分别位于爪哇岛的西部、中部,也是华侨的重要聚居地。

  史料记载,17世纪初,漳州月港已成为重要商港,每年都有四五艘商船驶往吧城,每艘都搭载数百名乘客。清代前期,爪哇的华侨已达10多万人。在闭关锁国为主流的清朝,华侨在印尼发挥着重要影响,史料却鲜有记载。

雅加达的中药房里,片仔癀受到印尼人的喜爱

雅加达的中药房里,片仔癀受到印尼人的喜爱

  而在乾隆年间,曾侨居雅加达多年的漳州文人程日炌、王大海先后写下见闻录,记录了南洋风情、华侨生活。他们在书中讲述了漳籍侨领集资修建大觉寺,该寺成为东南亚供奉中国神明最全的寺庙之一。他们还设置华人会馆,盛情款待家乡来客,并在当地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宝贵的著作,让满清朝野开阔了视野,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闽人与南洋的贸易往来。

  【寻迹】

  韩氏家庙匿于街市 灵位牌必体现“天宝”

  寻访是在炎热的午后,却发现一切并非那么容易。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大家沿着泗水市区寻找,在汽车驶过橡胶街时,一排闽南风格的红瓦古厝一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第一间建筑门前已经用铁栅栏围了起来,透过铁栅栏,建筑装饰风格与漳州古厝一致,只是门楣上方挂着一块拉丁字母的牌子。两座石狮下方还用铁链绑住,布满尘埃,可见已经很久没人搭理。这座古厝与漳州会有关联吗?

位于泗水橡胶街的韩氏家庙

位于泗水橡胶街的韩氏家庙

  走入家庙内,豁然开朗,这便是大家要寻找的韩氏家庙。家庙共有三进,第一进为客厅,过道两旁整齐摆放着两排中式木椅。二进有三扇西洋式的大门,进入后,两侧墙面上挂着清代人物画像,并附有对联,为我们开门的中年女子丽莎称,画像的人物是韩氏的各代祖先。二进左右侧还有小厢房,其中右侧厢房内挂着已经泛黄的族谱图系。

  原来,康熙年间,祖籍龙溪县路边社(今芗城区天宝社路边村,编者注)的韩松抵泗水创业,其儿子韩振泗于乾隆年间担任泗水华人领袖甲必丹,此后100多年,其家族有30多人担任甲必丹或雷珍兰(地位次于甲必丹),家族显赫一时。

  第三进即是正堂,供奉着韩氏各代先人,灵台上整齐摆放着数十个灵位牌,每一个灵位牌开头都用繁体汉字标注着“天宝”。

  据漳州华侨史专家郑来发介绍,19世纪荷兰殖民政府政策改变,包括废除甲必丹制度、私地收回国有等,致使显赫的韩氏家族赖以维系的传统特权丧失殆尽,家族也逐渐衰落,子孙散居各地。

  漳籍侨领集资修建大觉寺 供奉大量中国神明

  “于春雨后,田水平满,散粟于田,则自发生,并无耘锄犁耙。草萎不生,自然畅茂,一穗数百粒。”这是清乾隆年间,侨居印尼多年的漳州文人王大海眼中,水土肥美的三宝垄。

漳籍侨领陈豹卿带头修建大觉寺,现为东南亚供奉中国神明最全的寺庙之一,门前立着郑和雕像

漳籍侨领陈豹卿带头修建大觉寺,现为东南亚供奉中国神明最全的寺庙之一,门前立着郑和雕像

  三宝垄顾名思义,与郑和有莫大渊源,至今还有两座大庙与郑和有关,其一是大觉寺,其二是三宝庙。

  大觉寺位于三宝垄唐人街旁,是东南亚供奉中国神明最全的寺庙之一。关于大觉寺的历史,许多当地华人已经说不清楚。不过,王大海在《海岛逸志》中用专门篇章赞誉了三宝垄侨领陈豹卿(祖籍漳州角美石美村)。正是他主动集资,将旧佛寺迁至现今地址,取名大觉寺,工程又由其子陈长菁继续进行。

  如今,在大觉寺右侧边庭的老城隍爷庙中,还挂着一块牌匾,写着“威灵感应”,落款为“澄邑弟子李堂爱敬题”,题者为漳州海澄县人士,时间为道光庚戌年(1850年),依稀可见漳州人在大觉寺的痕迹。在大觉寺西南约10公里处,是历代华人及当地印尼人纪念郑和的中国式庙宇——三宝庙。

华人们认为,郑和曾住过三保洞,因此注重修复,以加强与祖国的联系

华人们认为,郑和曾住过三保洞,因此注重修复,以加强与祖国的联系

  三宝庙初建于1434年,几经修葺,不断扩建。走进大门,10.7米高、3.7吨重的郑和铜像,威风凛凛地屹立在一个宽阔的广场上。到三宝庙进香的多为华人或华裔。每年农历六月廿九,相传是郑和首次抵达三宝垄的日子,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天,许多来自印尼各地的华人聚到此处,祈求保境安民、广施福泽。其实,数百年前就有这种景象。王大海记录到,在三宝垄,华人们很注重修复被认为是郑和居住过的三保洞,以此加强与祖国的联系。他们说,陈豹卿堂兄甲必丹陈映还于1768年,在那里竖起一块碑。可惜,海都记者四处搜寻,未能找到石碑。

  【非遗】

  华侨捐片仔癀抗日 经香港寄抗日战场

  在泗水,华侨曾捐片仔癀抗日。不过具体情况如何,在国内一度语焉不详,为此采访团也进行考证。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由林庭槐担任主席的泗水中医公会积极行动,加入祖国抗日斗争行列,号召华侨开展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激发华侨华人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纷纷捐钱捐物抗日。

  泗水中医公会在募捐中认为,“战场急用,须良好品药,而有灵效轻便携带者为适宜”,大家几经商榷,林庭槐认为片仔癀最为适宜。1937年11月29日晚,泗水中医公会将精心准备的片仔癀1500包及药棉、消毒油等装上渣华轮船芝尼加拿号运往中国香港,交香港妇女慰劳会转寄中央国医馆,然后分发到抗日战场上。

  发起捐赠者是漳州人 医术高明德高望重

  发起这场捐赠的林庭槐究竟是何许人也?东爪哇漳属公会的方仲达先生一直保存着一本民国期间的《泗水漳州同乡会大事记》,字里行间告诉了我们答案。

  原来,林庭槐祖籍为龙溪县二十六都(今龙文区朝阳镇打山村一带),这里正是片仔癀的发源地璞山岩寺的所在地。林庭槐出生于1883年,早年毕业于漳州技术学校,好学上进,精通医术。1912年,他在泗水创设中华药局,医术高明,德高望重。1924年,他发起成立泗水漳州同乡会,并担任正会长。

  可贵的是,这本文献还存留着林庭槐的照片,以及20世纪初漳州的街景图。书中还收录了林庭槐的演讲及论著,慷慨激昂。他一方面号召中国人要团结,国家民族才有希望,同时还撰文同乡会要设义务夜学部,强调教育对民族立足世界的重要作用。1936年,林庭槐发起成立泗水中医公会,也便有了后来捐赠片仔癀抗日一事。

  印尼人青睐中药 片仔癀在当地颇受欢迎

  如今在印尼泗水,片仔癀依旧畅销如故。“给我来一盒片仔癀”,在泗水万生堂中药店,印尼籍中年妇女玛丽亚娜(音译)要买一整盒片仔癀,原来,她的亲戚朋友用过片仔癀。

  万生堂是泗水最古老的中药店,从1938年开业起,就有卖片仔癀了。该店掌门人黄惠珍女士祖籍龙岩永定,今年73岁。当初,为了筹凑路费,她的父亲挑着猪崽,一路卖到印尼,最后在印尼一家药店当学徒。后来才白手起家,开起了中药店。没想到,当地印尼人非常青睐中药。“去看西医,医生经常开抗生素之类的药,或动不动就开刀,价钱贵。而中药价格比较便宜,并且副作用小。”黄惠珍说,作为国宝级中药,片仔癀在泗水的销量很好,非常受当地印尼人欢迎。

  雅加达万成药材行老板游维匡,今年83岁,祖籍龙岩永定,是药店第三代掌门人。他的祖父游彦丞是老中医,于1932年远涉重洋到印尼谋生,一年后,在雅加达经营起药店。

  1960年,药店开始销售片仔癀。由于当时进货渠道非常狭窄,初期万成药材行都是通过旅行社,将片仔癀从国内带到印尼销售,每个月至少能售200粒。“由于货源紧张,当时卖片仔癀的利润比较高。”

  游老板说,早期买片仔癀的多是华人。后来,印尼人逐渐成为购买主力,他们对片仔癀的称呼和国语一样。

  “给我来一粒片仔癀。”一名印尼中年妇女踏进万成药材行,直奔片仔癀专柜。原来,她的丈夫患病,听朋友说片仔癀疗效不错,赶紧到药店购买,“价格贵了点,但丈夫的健康最重要”。

  【札记】

  食物是故乡的密码 童谣是别样的乡愁

  走入泗水的唐人街,也很难看见使用汉语书写的招牌,不过华人依旧采用音译的办法,将汉语的读音铭刻在招牌上,尽管复杂的汉语不会说,但是当你问他祖籍何处的时候,他总会很快说出来。

  采访中,记得一位华人说,因为以前很难读到中文,因此当有亲戚从中国寄东西来的时候,他的父亲都特意交代报纸包厚一些,然后他再整理起来给孩子们看,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汉字。

  东爪哇漳属公会就是华社的典型代表。漳属会馆成立于1924年,在1966年被迫解散,1994年才将被军方占据的场所索回,2000年恢复活动,中断了数十年。恢复社团活动后,他们在会馆顶楼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大家定期膜拜。

  印象最深刻的是,采访当天,在会馆里,主席与各位理事一起动手打卤面招待我们,这是他们的传统。原来,平日由年纪长者教授年少者打漳州卤面,有贵客光临的时候,大家一起动手用卤面招待客人,漳州味十足。同时,会馆还恢复上世纪20年代成立之初办夜校的传统,只不过如今夜校培训班不仅面向华人免费开放,还面向当地人,每周两次中文课,在老师的带读下,齐声读着中国童谣……琅琅读书声,响彻周遭。

  而光靠想象和遗迹,我们很难知道,数百年前那些下南洋闯荡的海商,在东南亚是如何经商、生活的。因为在中国古代史著中,此类文献非常缺乏。

  幸运的是,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两个漳州人改变了这样的局面。

  1730年,漳浦人程日炌为偿父债下南洋,先住在三宝垄,后又居于噶喇吧(雅加达),1736年返乡。清乾隆五年(1740年),噶喇吧发生荷兰殖民者屠杀华侨的“红溪惨案”。之后,同是漳浦老乡的帝师蔡新嘱咐程日炌写见闻录,由此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归国华侨文献《噶喇吧纪略》。这本文献叙述爪哇岛及其周边岛屿如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等的地理风情、社会习俗、华侨生活等。

  半个世纪后,漳州龙溪县人王大海侨居印尼,游历周边岛屿,补《噶喇吧纪略》之不足,于1791年写下《海岛逸志》,更加系统地介绍了南洋的情况,记载了不少漳州华侨在当地的事迹。

  今天,我们很难评估这两位曾经侨居印尼的漳州人,对当时朝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不过,至少我们清楚一个事实,“红溪惨案”后,福建巡抚奏请“禁止南洋商贩”,读过《噶喇吧纪略》后的蔡新坚决反对,认为禁止通商有弊无利,只能引起沿海民众财物损失和闽粤两省财源困乏,因而主张“静加查察”。这对于闭关锁国居主流的清朝而言,是否也算是一个贡献呢?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诏安官陂: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
  • 诏安官陂:组织开展医保政策宣讲活动
  • 邮储银行诏安县支行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闽南古早味·安海土笋冻:坚守最初的古早味(视频)
    世遗泉州|闽南古早味·安海土笋冻:坚守最初的古早味(视频)
    国庆喜游泉州 “面线糊姜母鸭很好吃”(视频)
    国庆喜游泉州 “面线糊姜母鸭很好吃”(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龙海交警:走进“美丽乡村” 关怀“一老 最高检: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严重暴力犯 3个产业(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户泉 泉州丰泽:普法宣贯解难题 同心“械”力 泉州丰泽:普法宣贯解难题 同心“械”力 2025年山东两会召开时间确定 3个产业(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户泉 WTT福冈总决赛今日(11月21日)赛程: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