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市建筑业发展迅猛有力,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地位作用明显增强,推动效应日益显现,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支柱产业作用地位凸显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27.22亿元,同比“十一五”增长215.92%,从2011年底的170.58亿元增至2015年年底的430.73亿元,平均增幅26.53%。建筑业增加值完成859.72亿元,从2011年底的109.89亿元增至2015年年底的225.19亿元,平均增幅19.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幅,特别是2015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我市建筑业一枝独秀,建筑业增加值增幅连续12个月保持全省第一,对我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2011年至2015年,我市建筑行业累计缴纳税收109.56亿元,同比增长251.28%,总税收从2011年的14.4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6.38亿元(是2011年的1.83倍),其中,2015年营业税达到15.41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建筑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增强。
扶优培强成效显著,骨干企业实力增强
“十二五”末,全市建筑施工企业449家、劳务企业39家、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企业129家,合计达到617家,比增137%。其中:一级企业30家(房建、市政总承包企业18家,是11年5家的3.6倍),14年晋升一级资质企业8家(总包6家、专业承包2家),一次性通过率位居全省前列;二级企业226家(房建、市政总承包企业70家,比11年的43家增长62.7%);三级企业323家(总承包企业220家,是11年72家的3.06倍),其他监理、检测、勘察设计、设计企业均有发展和提升。龙头企业发挥规模示范效应,福建省泷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实现建筑业产值177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41.2%,已连续四年产值超百亿。目前,该集团具备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和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正积极筹备申报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
质量安全态势平稳,建筑品质有所提高
2011年以来,房建和市政工程项目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数量逐年下降,施工现场群死群伤事故有效遏制。建筑企业积极创建优质工程和标准化工地,共有1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2项获评华东片区示范样板工程,43项获“闽江杯”省级优质工程奖,40项获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107项获“水仙杯”市级优质工程奖,68项获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
“十三五”期间将积极扶持本地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接下去,全市住建部门将认真落实我市《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以市委市政府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为企业提供宽松、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加快建筑企业“总部经济”发展,以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为抓手,提高工业化产品比重,积极扶持本地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资质提升、增项兼营,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繁荣专业化承包企业,培育专业化劳务分包队伍,重点培育一批市政公用、公路、水利水电等专业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加大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引导有条件的建筑企业转型,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技术,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
全面形成“诚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建筑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强化企业主体意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稳中有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工程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竣工工程质量安全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争取一批项目获“鲁班奖”等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和“闽江杯”省级优质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率控制在省、市规定范围内,坚决遏制重大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记者余辰通讯员:罗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