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漳州有一家以“爱人”为名字的医院,它是漳州第一家私人医院,后来发展成为芗城医院。昨日,漳州收藏爱好者冯水国惊喜地发现一张摄于90年前“爱人医院”的老照片,揭开漳州第一家私人医院的历史。
九十年前的漳州爱人医院
这张照片显示医院的大楼至少有两层,整体为西式风格,一楼的大门上方悬挂一块写“爱人医院”的招牌,门口左右各立两根柱子。照片的中间是一个坐在儿童椅上的小孩,小孩的两边站着7个穿白大褂、打领结的医务人员,其中两个人各拿着一面“爱人医院”的旗帜。在照片的下方,钢笔字注明院长医学士吴大能,主任医师辛清波,医师颜苍淮,以及学生吴永祺。
在冯水国收藏的一份“概述”中,对“爱人医院”有详细的介绍,大致内容是:本院于民国十四年得天主堂教会之赞助,开始筹备,民国十五年创立,址在福建漳州公园边,内设病床三十架(特等病床六架,头等病床八架,普通病床十六架)。由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医科专门学校之医学士吴大能出任院长,聘请辛清波为主任,医师颜苍淮为医师,分设内外科、眼科、花柳科、耳鼻咽喉科、小儿科、产妇科等,并设药局、手术室、医疗器械具。本院毕业学生十余名。当时,吴大能院长又兼任崇正中学校医。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开始,敌机在漳滥炸时,吴院长担任漳州市西区救护队队长、龙溪西医公会理事长,并兼任龙溪中学校医。民国三十年五月间,吴院长因积劳成疾致腹膜炎逝世。至此,医院遂告停办。“概述”还记述,民国十八年三月三十日,22岁的吴永祺在爱人医院修业期满且考核成绩合格,成为爱人医院第一个毕业生。
概述中的“所在地福建省漳州公园边”,即现在天主教堂一楼大地电影院正对面、中山公园西门左侧。另据田丰在《漳州古城首善之街——教堂》一文对“爱人医院”也有所提及,创建人吴大能,天主教徒。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爱人医院曾举办医学图片及标本展览,向民众进行预防疾病的科普宣传,为闽南首举,一时轰动漳州城。1953年7月,“爱人医院”改为漳州市立医院,1958年7月搬迁延安北路,即现在芗城医院所在地,旧址现建成文化馆和宿舍。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市第一家私人医院头衔,原本应花落早于“爱人医院”十年的漳州“仁爱医院”。据《漳州文史资料》一书记载,“仁爱医院”由菲律宾支会拨款银元4万元兴建,1915年落成后,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医疗器材和药品尚未购备,医生亦未派来,因而搁置未用。(记者 罗培新 通讯员 李金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