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16日讯(闽南网记者张恩培通讯员郑晓青文/图)9月16日,在漳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无人机班组里,班长林火煅正通过该班组自主研发科技项目“输配网设备数字影像智能管理系统”对无人机摄取的影像进行整理。该项目在福建电力系统属于全省首创研发项目。
图为输电运检室无人机班班长林火煅正在操作输配网设备数字影像智能管理系统。
随着无人机在输配电线路运维的广泛应用,无人机摄取的线路影像资料海量增加。在现有模式下,每天外出电网设备巡检后,运维人员需要将所拍摄的影像一张张地根据拍摄的地点、位置、时间,进行梳理、归档及命名,通常单人编辑1000张无人机巡检照片需耗时3-4小时,工作量大、耗时且低效。
“为了有效缩减照片归类整理花费的大量时间,我们班组5人连同部门青工组建研发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前后修改了20余稿研发方案,反复开展了上百次试验,大家齐心协力、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于2019年共同创新研发出‘输配网设备数字影像智能管理系统’,定制了照片管理模块、缺陷管理模块、照片查看模块、KML文件制作模等4大功能。”林火煅边操作边介绍道。
图为输电运维人员将巡检照片导入输配网设备数字影像智能管理系统。
林火煅说,他们研发团队引用GIS信息技术、图片属性以及总结无人机作业经验,利用杆塔线路的KML数据(即杆塔经纬度坐标),提取每张无人机巡检照片内置的经纬度坐标信息,两者进行地理信息的匹配,将无人机照片进行自动批量分类,并自动存入KML对应生成的以杆塔名称命名的文件夹中,最终实现图像批量导入、批量分类归档的作业。
在图像批量分类归档后,该班组研发团队提炼无人机影像命名经验,形成不同既定属性字节,让编辑人员只需要在软件界面按顺序提取已有字节,拖动并组合式赋予图像相应名称,最终批量完成图像的命名工作。项目成果还实现缺陷照片的命名、归档以及自动生成缺陷报告,同时,根据图像属性特征实现专业数据查询与检索。
图为通过输配网设备数字影像智能管理系统选择线路将照片自动分类
该项目成果现处于推广应用阶段,目前已成功完成5万多张影像归档。该研发项目实现单人编辑1000张无人机巡检照片仅需耗时1小时左右,相比传统模式,可以减负3/4的工作量,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数据归档、缺陷归档、数据检索等功能,利于后期数据应用。该项目成果的使用大大提升一线班组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们将认真贯彻国网公司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省公司、公司相关科技创新工作部署,突出创新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影响力’,确保创新项目切实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林火煅说。
图为输电运维人员通过输配网设备数字影像智能管理系统选择图片进行命名
近年来,漳州供电公司无人机班组已先后开展了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的研制与应用、带电作业工器具的研发、新型材料的应用、立体三维建模、智能巡检、数据分析及应用等多个方向的研究,包括了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的研制、单兵视频系统的研制、非金属卡具的研制、喷火清障的研制、灾后无人机快速应急抢修、输电线路三维量化、多光谱在通道林木隐患管控的应用等20多个项目。
该无人机班先后获得了国家授权专利11项,在申专利10项,国网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公司群众性创新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10篇等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