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3月4日(闽南网记者 梁政 通讯员 杨志慧 文/图)以“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推动新一年发展再跨越,加快实施产城人融合“八大提升工程”——“开年就出发,现在就出征!”3月1日,龙文区召开2021年区委工作会,龙文区委主要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
伴随着漳州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春风,“大漳州”建设元年正式开启!在这新的征程当中,一跃成为漳州市区“核心”的龙文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龙文区明确提出,要以“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牢固树立“主城区”意识,加快实施产城人融合“八大提升工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奋战“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大漳州”建设的元年。
聚势:“核心区”建设按下“快进键”
九龙江滨,碧湖之畔,碧湖城市广场、万达广场等现代化建筑巍然矗立,如同高扬的风帆启航前行。24年前的1997年,龙文区“呱呱落地”,24年后,“青春龙文”茁壮成长,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9万,城市的品质品位、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划建设不断变化发展,也给龙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破解发展的新难题,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担当。梳理思路、解题破题。去年12月召开的区委五届十次全会上,龙文立足作为漳州市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实际,提出了“加快建设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富美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
具体而言,滨江产业新城,就是要发挥临江优势,按照园区化理念、产城人融合思路发展现代化产业,建设创新驱动、要素聚集的现代化城市;富美中心城区,就是要通过新一轮发展,实现城市更美、百姓更富、社会更和谐、中心地位与核心作用更突出。
强核:“八大提升工程”点燃“主引擎”
在今年开展的“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中,龙文区围绕市委提出的努力建设高端化产业体系、打造高品位中心城区、优化高品质民生供给“三个高”的要求,想方设法集聚各方资源,加大策划生成项目,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重点推进“八大提升工程”,即空间拓展提升工程、互联互通提升工程、产业园区提升工程、城市更新提升工程、功能配套提升工程、社会事业提升工程、文体旅融合提升工程、市域治理提升工程,拟实施303个项目,总投资1706亿元,2021年度计划投资302.7亿元。
“八大提升工程”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依托、不可分割,形成了系统有机整体,项项紧扣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主题。做强“内核”。在空间拓展提升工程方面,科学规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点做好龙江新城规划(九龙江沿岸1.75平方公里)、北溪新城“一江两岸”规划(86平方公里的综合发展规划和21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云洞岩规划。聚焦产业。将努力把蓝田开发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产业新城。推进形象提升,年度投资10亿元改善园区设施形象。推进产业提升,盘活14个以上静态冷冻资源,依托科技产业园招引5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至上。实施9大项28个子项社会事业项目。“学有优教”方面,实施学校项目13个,新增学位24650个。“病有良医”方面,推动市中医院落地,运行蓝田、碧湖等2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等。
赋能:以实干实绩实效跑出“加速度”
蓝图既定、使命催征。干事创业、关键在人。
龙文区委主要领导提出,要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保持干在实处的劲头、树立走在前列的意识,一锤一锤钉钉子、一件一件抓落实。
转变观念“再学习”,龙文区要求,全区干部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的政策依据,全面把握“活、优、富、美”,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新发展格局》《战役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20-2029)》《新基建:数字时代的结构性力量》等书籍列入了干部的“必读书目”,进一步提高大家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改革开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实事求是 “再调研”。龙文区明确,通过调研理解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决定开展“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中心城区发展、市域社会治理、营商环境等八方面课题“再调研”,推动全区干部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全面创新发展体制、重塑发展生态,推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脚踏实地“再落实”。龙文区提出,要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中抓落实,在改进作风,抓好换届中抓落实,在抓好党建,凝聚合力中抓落实,着力引导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办公室搬到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乡村振兴一线,在基层一线解难题、促发展。将品牌理念、精品意识融入基层党建领域,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的党建品牌,全面推广“邻聚里”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全区干部群众劈波斩浪、扬帆起航,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