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下午,在靖城镇古湖村,76岁的老母亲高莲花,怜爱地看着瘫痪在床42年、如今52岁的养女谢素花,哭着对记者说:“抱养过来了,就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现在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走在自己的前头,那样我走时就不用再担心她了。”话还没说完,谢素花已经泪流满面。采访前,镇里的干部用了“心纠纠”来形容这家。尽管心里也做了准备,但记者走到她们家,还是被家徒四壁的场景给震惊了。在周边钢筋水泥楼房的对比下,高莲花的瓦片残房破败尽显。只见门前随意用几块砖头砌个灶房,上面再架个黑铁锅,每逢烧火做饭,就把门墙右半边“涂”个黑疤;而大门左侧的墙面略显干净,但砌起的鸡窝却飘出阵阵难闻的味道。灰暗的房间里摆设的都是陈旧的物品,除了床上的收音机和上了年纪的电磁炉,全家找不出一件像样的家电。
高莲花再次谈起了往事,言语中夹杂哽咽。52年前,未生育的高莲花夫妇,为了有一个完整的家,从隔壁村把谢素花抱养过来。谢素花的到来,给这对夫妇增添了温暖。夫妇俩对她视如己出,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省下来留给她。就在这样的环境里,2岁的谢素花和同龄人一样学会了走路,快乐成长。
在高莲花的眼里,养女从小就活泼可爱,也很懂事,一放学就会帮忙喂鸡鸭,洗菜扫地板。假如没有后面的病情,也许这一家三口就是完整的幸福家庭。高莲花永远也忘不了谢素花十岁那年,她开始出现双腿麻木,走不了路。夫妻俩赶紧把孩子送往医院检查,但是医院也查不出病因。“回来后,女儿只能双手扶墙勉强挪动几步。”
后来经医院诊断为肌肉钙化,这让高莲花夫妇惊慌失措。与此同时周围的人也“好意”提醒他们,“孩子还是亲骨肉亲,谢素花只是养女,一门子心思花在她身上,治不好,不值得。”但是,高莲花夫妇谢绝了他人的好意,多次偷偷地避着养女流泪。心情平稳过后,高莲花夫妇时刻关注和养女病情有关的信息,一有听说某家医院能救助,立即带上养女辗转到漳州、厦门和龙岩多地求医。
42年如一日的关爱,不是己出胜如己出。谢素花的病花光了家中的所有收入,还欠下了不小的债务。到了她20岁时,病情更严重了,全身只有嘴巴能动。更不幸的是,2002年谢素花的养父不幸倒下了,临走前还在为养女的病情挂念不已。
丈夫走了,不仅带走了高莲花一家的经济收入,更把所有的担子压在她的肩上。现在高莲花每天都大清早起来煮饭,再给爱干净的养女梳头洗脸擦身子,一勺一勺地喂她吃饭。偶尔她给女儿挪个身子,但每次都累得气喘嘘嘘,抱怨老了不中用。
记者离开时,只见谢素花躺在离门口1米远的旧床上,身上盖着高莲花夫妇结婚所用的被子,两眼静静地斜视外面的阳光。“如果有一天能走到外面晒晒太阳,那该有多好!”谢素花把这个梦想藏在心间,只是藏得很深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