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是市民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本报于9月2日刊发报道——《共享电单车悄然涨价 服务质量如何跑赢价格?》,关注漳州市共享电单车价格上涨现象。近日,漳州市共享电单车企业及有关部门就此进行回应,表示此次涨价主要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运维成本居高不下仍是共享电单车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热议:网友直呼早就该管管
报道一经刊发,引起不少网友热议。
网友“王小王”惊呼:“真的是‘刺客’,价格实在太贵了!”“九生”吐槽:“刚试行的时候1块钱左右,现在品牌多了去了,价格反而更贵了。”“无尾熊”评论:“2.5元已经实行大半年,碰到还不了车还经常变成3.5元。”
还有网友表示,漳州各县区共享电单车价格也并不一致,有的高于目前市区前15分钟2.5元的起步价。“小陈呀”直言:“东山10分钟3块,我都想买辆电动车放在东山了。”
网友还反映了其他问题。“Elfin”表示,共享电单车头盔内层“滑溜溜的”,难佩戴,还有安全隐患。“楊先森”反映,每次骑行时间接近10分钟时,停车定位必定不准,“早就该管管了”。
还有网友出起主意,推荐在市区使用更方便的共享自行车。
回应:涨价是市场调节结果
部分车企工作人员表示,行业涨价是普遍趋势,企业调整价格是经营策略的一部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和市场经济的调节,目前骑行单量有所下降,企业为保持盈利和平衡成本支出,不得不上调价格。
市共享电单车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始终关注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发展,并积极与企业沟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此次涨价是市场行为,协会将继续关注企业运营情况,引导企业合理定价,保障消费者权益。
市场调节并不是放任涨价的理由。市城管局协联科负责人陈锦新表示,下一步,城管部门将加强对共享电单车企业的监管,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同时,城管部门也将加强共享电单车停放秩序管理,引导用户文明骑行、规范停放。
呼吁:文明骑行有助降低运维成本
经过多年的竞争,共享电单车市场格局已趋于稳定。共享电单车运营成本与行业初期相比已有显著改善,如今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无节制的烧钱补贴,企业不再轻易进行亏本运营,行业正逐步回归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因此,随着成本的增加,适当调整价格是车企的必然选择。然而,共享电单车涨价并非无限制,最终仍受市场经济调控。在涨价前,企业会进行内部测算,以确保在实现盈利的同时,价格仍在用户可承受范围内。
有关部门呼吁广大骑行用户文明骑行、规范停放,这有助于减少车企在规范停车方面的人工成本,从而降低运维成本。共享电单车的商业模式在于利用公共空间进行短时租赁,其核心成本在于运维。在精细化运营的背景下,企业需提高盈利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唯有提供优质的共享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出行便民与低碳环保的双重目标。
新闻背景
一直以来,共享电单车以其便捷性和高性价比,备受漳州市民和游客青睐。目前,全市有超10个共享电单车品牌,市区以D咚出行、哈啰单车、毛驴出行、滴滴青桔、美团为主,为解决“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但近年来,共享电单车接连涨价,影响到市民的消费体验感。
有市民反映,涨价后平日里40分钟的通勤路程要花费5.5元,相比之下更愿意选择搭乘公交车;漳州共享电单车的价格与国内一些大城市相比也高出不少;品牌方推出的优惠套餐疑似“捆绑式消费”。
目前漳州市区共享电单车的骑行费都是按照“起步价+时长费”的方式计算,除哈啰单车起步价为前15分钟3元以外,大多数车的起步价都为前15分钟2.5元,超出15分钟外,每10分钟1元。(闽南日报记者 许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