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擂动,舞翩跹!
国庆期间,漳州古城内,精彩的大鼓凉伞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拍照,掌声连连,一时火爆朋友圈。
国庆期间,大鼓凉伞在漳州古城表演。
大鼓凉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是戚继光部队在抗倭得胜后与民众共跳的一种舞蹈形式,以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著称,有“战舞”之誉。
这一舞蹈形式不仅在漳州乃至闽南一带广泛流传,还传入台湾,成为连接漳台文化的重要纽带。2009年,“漳台大鼓凉伞舞”入选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起源:
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
大鼓凉伞是一种具有欢快、粗犷、热烈等特色的汉族舞蹈。据《中国民间舞蹈大全》记载:“大鼓凉伞亦称‘花鼓阵’,主要流传于漳州市区和龙海九湖、颜厝、程溪一带。每逢喜庆佳节、迎神庙会,该地区乡村村村都表演这个舞蹈,扎根之深、影响之广,可谓家喻户晓。”
大鼓凉伞主要表演形式为,男舞者胸前挂着大鼓,双手两面擂鼓;女舞者作小旦打扮,双手执伞,鼓动时伞罩旋转飘动。在漳州一带,经常可以在民间庙会、庆典、文艺表演上看到。
台湾当地也有类似的舞蹈。如《台南县志》中就记载一种“跳鼓阵”的舞蹈:“两人一对手,一人持凉伞,一人抱大鼓,伞打回旋,大鼓双面打,边打边舞,另有打锣手三四人围住大鼓,边打边舞。因其状天真烂漫,爽然欲醉,又名‘弄鼓花’。”
据两岸学者考证,台湾的“跳鼓阵”和漳州一带的“大鼓凉伞”,两者一脉相承。
那么,大鼓凉伞是如何起源发展的呢?
“根据文史学者研究,与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关。”漳州芗城区文体旅局副局长卢伟锋说。
据《芗城区志》记载,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先后两次率兵援闽抗倭。每与倭寇交战,百姓擂鼓助威。倭寇平息,百姓为庆祝戚家军凯旋而尽情狂舞。戚家军多次敲锣鸣谢,仍未止住。戚家军乃赐伞遮凉,以表军民之情。以后每逢佳节,人们总是跳起大鼓凉伞舞,予以纪念。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一种固定的民间舞蹈形式。
大鼓凉伞经过不断加工整理,参加全国、省级演出,均受到好评。1994年芗城区选送的大鼓凉伞表演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四届文艺群星奖优秀奖;1995年2月龙海的大鼓凉伞表演参加文化部群文司、省文化厅、泉州市政府主办的“泉州广场民间文化艺术节”荣获二等奖。
“‘漳台大鼓凉伞舞’于2009年入选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芗城区文化馆是保护单位。”芗城区文化馆馆长陈秋红说,申报非遗时,之所以定名为“漳台大鼓凉伞舞”,就是考虑到这是一项跨越海峡两岸的民间舞蹈。
传承:
吸引年轻人加入舞队
“大鼓凉伞,顾名思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鼓’有‘伞’。”陈秋红说,表演者有男有女,男舞者装扮成古代武士形象,胸前挂着长约两尺、直径一尺多的大鼓,双手紧握鼓槌,在鼓的两面交互敲打。表演时要求步伐矫健,动作有力,整齐划一,鼓声洪亮,动人心魄,充满战斗气氛和必胜信心。女舞者作小旦打扮,头梳双髻,双手执伞(有伞罩)。舞时伞罩旋转飘动,配合跳跃步伐,非常优美。
据介绍,大鼓凉伞表演有二鼓、四鼓、八鼓、十六鼓等,鼓越多越壮观,但以四鼓、八鼓较常见,动作有斗鼓、翻鼓、擂鼓、绕鼓、踏鼓等。队形有观山式、莲花转、龙吐须等,舞蹈节奏以鼓点节拍为主,舞蹈程式以双人交错对舞为主,观赏性很强,因此深受群众喜欢,高峰时,芗城区村村都有大鼓凉伞队,有的村甚至有好几队。
然而,大鼓凉伞也存在传承问题。
“通过普查,这几年,大鼓凉伞的队伍在急剧减少,传承保护亮起了‘红灯’。”陈秋红说,多年前,仅芗城区的大鼓凉伞队就曾经达到300多支,目前只剩96支。
传统的大鼓凉伞应该是男打鼓、女持伞,而现在,许多男性不愿意参加大鼓凉伞队,由于找不到男队员,往往由女队员代替,使得“战舞”少了一些阳刚之气。
“男队员太难找了!”东铺头大鼓凉伞队队长张玲说,男队员打鼓才能体现粗犷、豪迈的气势,女队员打鼓,总觉得缺少一些东西。
芝山大鼓凉伞队是为数不多的有男队员的队伍。“我们这支队伍共有20名队员,其中12名女队员、8名男队员。”芝山街道党委宣传委员江雅红说。
芝山大鼓凉伞队正在进行排练。
以往,大鼓凉伞表演者大都是青壮年,但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参加表演,只剩下一些老年人还在坚持,大鼓凉伞也日益简化为广场舞。
“必须有年轻人参加大鼓凉伞队。”江雅红说,此次芝山街道组建的这支大鼓凉伞队,年轻人居多,最小的今年才25岁,丰常有活力。
大鼓凉伞面临的传承问题,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应通过“以老带新”的培训方式,带动年轻富有朝气的新学员,同时在保持大鼓凉伞“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当代新的艺术手法。
精彩的芗城区大鼓凉伞比赛
作为“漳台大鼓凉伞舞”非遗保护单位的芗城区文化馆,就全新组建了一支年轻化、时尚化的大鼓凉伞队伍,表演队员由青少年组成,而且在服装道具上加以创新,参考明代服饰和马面裙的艺术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要大力保护、传承大鼓凉伞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展现漳州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漳州大鼓凉伞舞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卢伟锋说。(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