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漳州城内人流如织,车流涌动。作为春运中的重要一环,出租车不仅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对外的流动名片。在漳州,保障乘客出行的出租车超600辆,他们通过24小时轮班的形式,最大程度地保障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转,服务春运“最后一公里”,成为城市里的“移动窗口”。
“您好,从长泰这边寄了一个货品,我放样品箱内,您再取下。”2月7日中午12点刚过,从长泰接客到芗城区的出租车驾驶员黄坤元放下乘客后,就直奔漳州宏基金属公司送货。
黄坤元是龙文区交通运输服务有限公司闽EDC6658巡游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出租车行业27年。每天早上6点,是黄坤元起床的固定时间。简单洗漱、检查车辆后,他踩下油门,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春节假期,黄坤元同往年一样,继续“在路上”,但不一样的是,他明显感觉到游客变多了。这几年漳州文旅火了,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来到漳州。游客多了,订单也多了。“一天在外跑车大概12个小时,几乎没多少时间吃饭。”这个春节假期,黄坤元每天要驾驶200多公里,多往返于动车站、漳州古城、长泰等地。
从业27年来,黄坤元感受到的变化不止这一点。车子更新换代,从最初的汽油出租车到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出租车,再到新能源纯电动出租车。接客更方便,从路上随机接客到平台派单。路况越来越好,为保障春节期间旅客出行,市交通运输局提前规划部署,确保车辆有序通行、旅客快速集散。
回家的路越来越好走,旅途的心情越来越畅快……一个出租车春运“小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漳州的进步和发展。“出租车是旅游出行‘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运输载体,我们代表着漳州的形象。”黄坤元表示,未来将继续用他的方向盘和热忱的心,为漳州市民和来漳游客的出行保驾护航。
⊙记者 沈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