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漳州市金石碑刻传拓修复工程龙文站”在云洞岩正式拉开帷幕。云洞岩素有“闽南第一碑林”之称,此次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漳州在金石碑刻传拓修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仅承载着延续漳州千年文脉、传承传统文化、留存珍贵历史实物文献以及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让沉睡于崖壁间的历史印记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岸共同家园,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众多的文化史迹,金石碑刻琳琅满目。其中,龙文区的金石碑刻见证了千年古城的兴衰变迁,承载着月港帆影、烽火岁月、海滨邹鲁的历史记忆,是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从云洞岩的理学题刻到邺山讲堂的诗文题留,从江东桥的修桥纪事到寺观的经幢碑文,这些金石碑刻或刻于摩崖峭壁,或立于名山古刹,或藏于乡野巷陌,镌刻着闽南独特的政治、经济、宗教、艺术与民俗记忆,是漳州山水人文史诗最为壮阔的一幅长卷。
“这不仅是文物保护工程,更是文化惠民工程。”市委史志研究室主任曾进兴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采纳社会有识之士的建议,对重要金石碑刻进行抢救性传拓修复。下一步,市、区两级史志、文旅、档案等部门将形成合力,通过苔蔓清理、墨拓存留、辩读研究、展陈宣传、活化利用等方式,更好地保护金石碑刻。同时期待更多文史专家参与研究阐释,挖掘提升其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打响更具漳州味、闽南风的文化品牌,立体式呈现漳州山水人文史诗的魅力。(记者 肖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