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东山海关的监管下,一批货重约50吨的着色节能玻璃和坚硬高强度厚玻璃顺利通关,启航运往塞拉利昂,预计将于10月中旬抵达弗里敦。这不仅是我市玻璃产品首次出口至该国家,也是漳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合作的生动体现。
东山县硅砂资源丰富,储量超过2亿吨,含硅量97%以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硅砂生产基地,规模、质量位居亚洲前列,为玻璃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依托优质硅砂资源和港口优势,近年来,漳州逐渐形成玻璃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漳州旗滨玻璃有限公司面对持续承压的市场环境,主动寻求破局,在开发高附加值的玻璃产品的同时,深挖国际新兴市场潜能,陆续实现对格鲁吉亚、哥斯达黎加、塞拉利昂等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首次出口。
为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出口提质扩量,东山海关结合“进千企、解千题”活动,主动走访旗滨等重点玻璃制造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到货物通关的“一站式”服务,引导企业用好“东山—厦门”内支线降低运输成本,助力口岸临开再延期,打通玻璃产业从原材料进口、加工到出口全链条生产模式。同时,通过开展优惠原产地政策宣讲,支持企业强化享惠运用,降低关税成本。今年1—8月,该关服务玻璃及其制品出口1.4亿元,同比增长2.8倍。(漳州融媒记者 林依妮 通讯员 陈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