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目前,漳州市区约有电动车10万辆,每年以两万辆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缺乏管理,电动车泛滥给原本拥堵的市区交通增加了不少压力,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与日俱增。
闽南网5月3日讯 近日,漳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改善市区道路交通状况的汇报》,其中备受关注的《漳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即将实施。符合规范的电动车可申请注册登记,持牌证上路;超标电动车可申请临时通行标志,两年内逐步淘汰。
漳州市公安局拟对芗城、龙文电动自行车启动登记工作,并将于近期公布详细实施方案。
【现状】
市区电动车10万辆
比小车还多2万辆
上午7点半,是上班高峰期。随着各个小区停车场的集体放闸,各条街道、各个路口,随处可见电动车的浩浩车流。
“市区不大,还是电动车方便些。”市民陈先生说,他去年买了一部小车,刚开始时,觉得很兴奋,每天都开车上班,但是不到半个月,就弃“车”改“电”了。现在小车一般都停在小区地下车库里,只有周末出游时或回县城老家时才开。
“我有时也想乘公交,但漳州的公交太不发达了。”市民张先生说,由于没有形成很密集的公交路网,乘坐公交很不方便。
根据交警部门的估算,目前,漳州市区共有电动车约10万辆,而小车约8万辆。电动车已成为漳州市区使用得最多的交通工具。
电动车以每年两万辆的速度增长,而近年来,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与日俱增。现行法律法规中,却没有对超标电动车实行强制保险,超标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很难得到赔偿。由于电动车无牌无证,极易发生肇事逃逸。
据交警支队相关人士介绍,许多电动车不遵守交规,给原本拥堵的市区交通增添压力。因未挂牌登记,存在管理难甚至出现监管真空的问题。
【管理】达标车挂牌上路逐步淘汰超标车
《管理办法》实施后,这些问题或将得到解决。
拟定的登记范围将电动自行车分为两大类,一是符合规范的电动自行车;一是超标的电动自行车。
符合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可以申请注册登记,并核发电动自行车车号牌和行驶证。
超标电动车,可以申请临时通行标志,有效期为两年。两年间将分多个阶段逐步限制超标电动车通行,以此实现合标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超标电动自行车总量逐步减少、淘汰的目标。
目前依照工作方案,登记办法拟定为,由市民到住所地(户籍或暂住地)所在区设置的登记地点办理注册登记,具体地点由芗城、龙文公安分局另行通知。符合条件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应带上个人身份证明、购车发票等电动车来历证明、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等。超标的电动自行车,还需要提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依照要求,符合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在市区道路上行驶必须悬挂号牌,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并随车携带行驶证;超标电动车必须悬挂临时号牌,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并随车携带驾驶证、临时登记证。
下一步,漳州还将启动制定《漳州市准予销售登记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漳州市质监局负责目录管理。各经销商应按照国家标准提供相关资料,由质监局进行核试验定,符合条件的列入产品目录中,再由市政府统一对外发布,届时,交警部门依照产品目录给符合条件的电动车颁发牌照、行驶证等。(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苏禹成 萧镇平 戴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