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区人-王履亨
王履亨(1856~1940年),字咸熙,号复一,漳州城区人。家境贫寒,王履亨少年时曾在缘觉寺僧舍苦读。清光绪四年(1878年)22岁时中秀才。宣统二年(1910年)征举孝廉方正,以岁贡投吏部铨选,得县丞之职,辞不就。辛亥前后掌教郡南义学和主持上苑街两所私塾。学生分蒙科、选科、特科3班。王氏重视启蒙教育,以为“童稚之天性未漓,动以恳恻至情,其感发弥挚,晓以伦常大义,虽久远难忘。”因而取《小学》、《五子近思录》为入门课,以四书、五经为主课,不授《昔时贤文》和尺牍等俗书。此外还注重道德教育,自编《提呼用耻歌》,教导学生知廉耻、守礼义,培养良好德性。塾内为每个学生设“日到功过表”和“覆讲功过登记表”,到闭馆时统计功过,定出名次分别奖罚。学规有10多条,规定读书、写字要求,对老师、同学应有的态度,上学、教学秩序,连不准带小刀入学也订在其中。
王履亨主张以儒学教化人群,且身体力行,他要求家人治丧不请僧、道念经拜忏,出殡不吹打鼓乐,生日不许儿辈备酒祝寿。对师友纯笃真诚,他的业师曾小轩逝世无子,他集资为业师立后嗣,且置产以养嗣。友人郑静山死于瘟疫,其家人骇惧逃避,履亨激于义气,抚尸痛哭,亲视含殓。
在王履亨精心培育下,许多学生后来出师成名,成为一方栋梁之才,如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黄仲琴、曾任龙溪县县长的林者仁及名医杨黄绶等都出自其门下。履亨晚年以自己为学的要领《独立持敬图》勉励门人:“所知耻,知孝知忠。提醒精神,惺惺寸衷。致诚致慊,依据时中。”
民国29年(1940年)王履亨病卒,享年84岁。著有《复一文存》、《复一吟草》、《〈中庸〉示掌》,辑有《甲戌蒙难遗稿》。其诗采入《灵光集》(现存台湾),其文《王少枚殉国纪略》收入团结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辛亥人物碑传集》。履亨祖孙四代从事教育,1992年教师节前夕,福建省教委授其家“教育世家”称号。
王履亨生前自建“寄闲亭”,地仅方丈,以为授徒及读书之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溥杰赠联:“厚俗正蒙地灵人杰;寄闲味道山高水长”。厦门大学教授叶国庆、黄典诚曾经撰文评履亨为“程朱理学在漳州晚近一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