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区域要加大机制创新
加强重点领域投资既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也是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自从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强力加速工业跨越,打造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厦门港南岸新城、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东山岛经济开发区四大经济增长极”后,我市更加注重立足更高站位谋划工业跨越发展,力争漳州工业实现更大的跨越。
“不过,增长极的打造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区划设置。”在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志坚看来,行政区划设置必须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才能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前,行政区划不协调、不科学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重点区域发展。
放眼2015年,漳州的工业跨越式发展正稳步推进,重点领域的投资掀起浪潮已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先调整区域规划,已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对此,黄志坚提了四条建议:一是理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建制,从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对台合作的现实需要,积极向上争取,理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早日实行“区地合一”;二是优化厦门港南岸新城行政区划,加快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进一步聚集南部产业项目,进一步聚集人气;三是统筹漳州市区与高新区行政区划,理顺行政隶属关系;四是探索环东山湾经济区一体化工作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区域领导与决策上移、规划统筹制订、产业分工协作、发展成果共享的四县(区)合作工作机制,条件成熟后逐步调整完善区划行政建制。
以亲情为纽带 推动异地漳企回乡
故乡情永远是异乡游子抹不去的心灵慰藉。漳州应该以乡亲乡情为纽带,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发动异地漳企以总部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等方式参与漳州经济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工商联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信息收集和沟通联络的效率,掌握在外企业家创业发展状况,对优秀在外企业家的事迹进行宣传介绍,增强企业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此外,政府应积极与在外漳籍商会交流,让异地漳企进一步了解政府的相关惠企措施、投资环境等内容,增强企业家回归信心。(记者邹挺毅)
工业垃圾处理刻不容缓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城乡各类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垃圾如何分类处理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治理。
按照要求,工业垃圾应该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一些企业不想因此增加运输成本和交纳垃圾处理费,将其外包给当地农民工,利用夜间或中午等执法空当,偷偷载出厂外随意倾倒和堆放。
对此,针对妥善解决工业垃圾分类处理问题,建议我市尽快布局、规划,建议由市环保局牵头建设垃圾处理厂,规范垃圾分类处理等。
大力推进我市休闲农业发展
近年来,漳州充分利用对台的区位优势,加快对台交流合作的步伐,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不错成效。但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产业特色不突出、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推进我市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加大宏观管理力度,加强规划研究编制,设立休闲农业专项扶持资金,发挥现有农业产业的基础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向休闲农业延伸拓展;强化休闲农业功能产品和旅游服务产品开发,完善休闲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抓好休闲农业品牌的示范作用,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庄园,形成一批休闲农业特色品牌,带动休闲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借鉴台湾经验,建议在闽南师范大学等院校设立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专业,定向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等。(记者冯思佳整理)
工业跨越要跑出“加速度”
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从“工业化提速”再到“加速工业跨越”,漳州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工业跨越,如何跑出“加速度”,打造漳州经济发展“升级版”?这成了今年“两会”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未来几年,漳州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工业必须全力加速,勇挑大梁。”市人大代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康溪顺认为,加速工业跨越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四大经济增长极,加大工业项目投资,打造九大重点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和信息化提质增效升级。
“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离不开存量的激活,更需要增量的推动。”康溪顺认为,要保障现有规模工业企业稳定生产,激活规模工业大盘的存量,力促产值1000万~2000万元的临界规模工业企业扩大生产,并推动一批新上工业大项目落地投产,稳住工业经济的基本面。同时,要加大重点项目投入,以全市工业投资重点项目储备库为抓手,力促其落地开工并按序时进度推进,增强工业跨越发展后劲。
加速工业跨越发展,龙头企业是引领,产业集群是支撑。康溪顺建议,要持续培育壮大工业龙头企业,采取强强联手、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措施,推动现有龙头企业壮规模,力促更多行业骨干成龙头;积极打造九大产业集群,细化制定食品、钟表等产业跨越发展专项方案,做到九大重点产业都有一套提升计划,加快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壮大总量。
康溪顺还建议,必须强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要抓好工业设计,力促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应用,提升先进制造业的优势与竞争力。围绕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整合优化现有工业园区,研究一区一策、一业一策,引进“补链型”配套项目,引导产业向特色园区集聚,借有限资源和现有要素,推动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提升层次。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为此,康溪顺认为,下一步要积极建设一批重点融合项目和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加快物联网建设步伐,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