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是红色热土,是原中央苏区县,福建省四个老区重点县之一。1928年3月8日,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书记朱积垒为总指挥,举行平和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第一枪。当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高度赞扬为:“福建暴动的先声”。
青山埋忠骨,丰碑照伟业。平和人民在长乐乡这个革命发祥地先后建立平和暴动纪念馆、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在三平风景区建起三平会师纪念馆。长期的革命斗争,平和还留下了朱德纪念馆、闽南特委根据地等众多红色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众多,形成独特的以苏区热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近年来,平和在积极保护这些革命古迹的同时,积极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并在革命发祥地长乐乡,全力发掘红军村、红军洞、中共中央交通局汕头支线——秀磜交通站、南委电台、红军战壕等革命史迹基础上,以点带面,点面成线,全力打造今日的“福建井冈山”,发扬红色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平全景 朱连生 摄
名山名楼 自然人文双峰耸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平和多山,灵秀的山水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吟风颂雅,留下许多锦绣华章被人传诵至今,也形成了以灵通山、大芹山、太极峰为代表的名山文化。
灵通山独特地貌在闽南地区独一无二,崖壁峭立、峰峦叠翠、雄奇险幽,以险峰、奇石、飘云、清泉为四大特色,雄、险、奇、秀称绝。明朝学者黄道周游灵通山时曾感叹道“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焉,无不及者”,还亲题下“灵应感通”四字。灵通山又被称之为“小黄山”“闽南第一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资格单位。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和东岳泰山有着同样的海拔高度,以1544.8米傲视闽南群峰,近年成为户外运动的最爱。被誉为天然盆景园的太极峰,众多奇石景观完整重现了2亿年前的海底世界的原生貌,天地会创始人万五道宗在巨石上题写的“太极峰”。
在平和,现存大大小小明清土楼近500座。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和土楼展示了世遗之外的遗世之美——小溪镇新桥村的延安楼,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为平和迄今已发现的最早的土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上大楼,是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方形土楼;精致的芦溪绳武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木雕中的博物馆;丰作阙宁楼是唯一上过英国明信片的、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土楼;薰南楼藏身在柚海蕉林……每一座土楼都有故事,都是一段历史。
千年古刹三平寺 佛国明珠美名扬
一座古刹或一座名山圣水总能给人内心以安宁。平和古刹名庙举目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当属三平寺。
国家4A级旅游区、著名古刹三平寺,为晚唐高僧杨义中禅师于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所创建,至今已有1171年历史,目前形成以三平寺为中心,包括三平祖师文化园、如意谷、广济园、迎客园、尚书阁、侍郎亭、九层岩、毛氏洞、龟山、虎林、虎爬泉、龙瑞瀑布、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等景点,有古代八景和现代二十四景之称,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12平方公里,每年接待朝圣旅游客近百万人次。保存较完好的文物古迹有:毛氏洞石幢、唐宣宗皇帝敕封的“广济大师”圣旨牌、三平祖师公真容石刻神像、四肢关节可以活动的樟木祖师公雕像和众多的碑铭石刻。
千年古刹三平寺及广济大师的神奇传说,形成三平风景区独有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医药文化、绿色文化”六种文化,2014年,三平祖师信俗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信众遍布35个国家和地区。仅台湾地区就有三平祖师分庙50多座,信众上百万人。
除了三平寺,平和还有天湖堂、侯山宫、心田宫、石晶宫等众多的民间信仰场所,讲述着神奇故事。
“海丝”源头重现光芒
几个世纪以来,一种造型古朴的青花瓷的身世之谜一直困扰着学术界——1602年,当时一艘名为“克拉克”的葡萄牙商船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截获,因不明船上大量中国瓷器的产地,被称为“克拉克瓷”进行拍卖,并在欧洲引起轰动。这种温润的青花瓷改变了欧洲人对瓷器的审美观点,直到上世纪90年代,经过中外专家的多次科学发掘,困惑国际陶瓷学术界400年的历史谜团终于彻底揭开,平和就是克拉克瓷的故乡。至此,平和南胜窑开始跻身世界名窑行列。2007年发现的明代古沉船“南澳1号”,再次打捞出大量精美的克拉克瓷,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平和目前拥有尚未开发的克拉克瓷窑址100多座,南胜五寨古窑址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功列入“海丝”申遗点。目前,平和从政府到民间,从旅游到陶瓷工艺,正全面复活“克拉克瓷”往昔的光芒,深度挖掘克拉克瓷文化。
名人文化名片 提升平和品位
名人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代言,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代表。平和名人辈出,近百年来,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油画拓荒者周碧初就是两个杰出的代表。他们在不同领域独具风骚,享誉世界,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高度。
近年来,平和强势打造以林语堂、周碧初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平和从头做起,从文化挖掘和实体项目两大方面持续发力,打出漂亮的一套组合拳,强势推进林语堂文化品牌建设,打造“语堂故里,闲适平和”——从2005年起,平和县先后成立了林语堂研究会,两次重修了林语堂故居,建成了林语堂文学馆,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书籍,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设立了林语堂散文奖、林语堂小说奖、平和县林语堂文艺奖,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引进投资10亿元的林语堂文博园文化项目,拓展了林语堂故居。同时,平和也持续打磨周碧初文化名片:建设周碧初艺术馆,保护修缮周碧初故居,投资2300万元建设周碧初文化公园等。平和通过文化挖掘与项目带动,强势打造名人文化名片,助推当地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