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平和 > 平和新闻 > 正文

漳州平和县花溪源头上演“走水尪”民俗活动[图]

来源:海峡导报 2015-03-02 07:14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昨日是农历正月十一,在漳州市平和县国强乡侯卿庵附近的花溪源头中,尽管河水冰冷,却阻挡不了一场“走水尪(音wāng)”民俗活动火热上演。这可是国强乡流传了700多年的民俗活动,该活动中,未婚小伙接力抬神像过河,为一年祈福,场面十分壮观,已成旅游热点。

  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河岸两边、小山尖上都站满了人。伴随着鞭炮锣鼓声,“王公”、“王母”、“五显大帝”3尊神像开始下水排顺序,在河里进行抓阄排1、2、3。之后,“走水尪”开始了,60名青壮年分5组在河溪沿途,每组12人,抬起神像,奋不顾身地飞奔在冰冷的河水当中。在冲水的过程中,“銮轿”忽上忽下,左右摇晃,溅起水花阵阵。

  据了解,“王公”、“王母”和“五显大帝”3尊神像是当地的保护神。笃信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国强乡陈氏先民认为,抬上“五显大帝”和“王公”、“王母”、“王孙”诸神像到村里各处巡安,能庇佑百姓平安。因此,为祈求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下午,当地群众都会自发组织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着诸神像来到母亲河花溪源头。扛轿之人均为未婚男子,他们全身“古装”,四人扛一“銮轿”,以接力的方式,每走二三十米为一替,下水时,以响铳为信号。先放响铳一门,准备;放响铳第二门,扛上肩;放响铳第三门,起步下水。在河里走过三四百米的河道后,“銮轿”返回侯卿庵。

  据了解,国强乡侯卿庵“走水尪”历史悠久,这一习俗自宋末元初年间形成以来,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代代相传,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冷落而中断过,1986年得以恢复。2008年,平和县政府将其列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一。随着国强乡陈氏裔孙的外迁,“走水尪”活动也随之流传外地。清朝年间,国强乡陈氏部分先民,带着侯卿庵的香火作为保护神,渡海到台湾嘉义垦荒创业,这些香火不断发展,成为现在台湾嘉义的王灵宫、炳灵宫。炳灵宫每年在台湾海边举行“割水香”,与平和国强的“走水尪”是一脉相承的。(记者林晓琪通讯员李芳文/图)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漳华路金峰开发区段改扩建工程开始收尾
  • 赵阳工作室携手立达信:共筑青少年近视防控
  • 中卫市海原县党政代表团到漳浦县开展对口协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厦门市出台扶持粮食生产若干措施实施细则 见证世界顶尖高手逐鹿 世界田联钻石联赛 未来几天厦门雨多气温高 体感较闷热 厦门港古雷港区新项目完工 增加散货运输 城中村向高质量城市社区转型 湖里浦园社 最高两万元 厦门市今年首批汽车报废更新 厦门地铁集美大道站开放连接通道 直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