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农历正月十一,在漳州市平和县国强乡侯卿庵附近的花溪源头中,尽管河水冰冷,却阻挡不了一场“走水尪(音wāng)”民俗活动火热上演。这可是国强乡流传了700多年的民俗活动,该活动中,未婚小伙接力抬神像过河,为一年祈福,场面十分壮观,已成旅游热点。
活动现场,人山人海,河岸两边、小山尖上都站满了人。伴随着鞭炮锣鼓声,“王公”、“王母”、“五显大帝”3尊神像开始下水排顺序,在河里进行抓阄排1、2、3。之后,“走水尪”开始了,60名青壮年分5组在河溪沿途,每组12人,抬起神像,奋不顾身地飞奔在冰冷的河水当中。在冲水的过程中,“銮轿”忽上忽下,左右摇晃,溅起水花阵阵。
据了解,“王公”、“王母”和“五显大帝”3尊神像是当地的保护神。笃信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国强乡陈氏先民认为,抬上“五显大帝”和“王公”、“王母”、“王孙”诸神像到村里各处巡安,能庇佑百姓平安。因此,为祈求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下午,当地群众都会自发组织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抬着诸神像来到母亲河花溪源头。扛轿之人均为未婚男子,他们全身“古装”,四人扛一“銮轿”,以接力的方式,每走二三十米为一替,下水时,以响铳为信号。先放响铳一门,准备;放响铳第二门,扛上肩;放响铳第三门,起步下水。在河里走过三四百米的河道后,“銮轿”返回侯卿庵。
据了解,国强乡侯卿庵“走水尪”历史悠久,这一习俗自宋末元初年间形成以来,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代代相传,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冷落而中断过,1986年得以恢复。2008年,平和县政府将其列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一。随着国强乡陈氏裔孙的外迁,“走水尪”活动也随之流传外地。清朝年间,国强乡陈氏部分先民,带着侯卿庵的香火作为保护神,渡海到台湾嘉义垦荒创业,这些香火不断发展,成为现在台湾嘉义的王灵宫、炳灵宫。炳灵宫每年在台湾海边举行“割水香”,与平和国强的“走水尪”是一脉相承的。(记者林晓琪通讯员李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