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霄都有哪些“漳州味”,小伙伴们你是否能说出一二?
云霄有10枚地标产品,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枇杷,你还知道哪些呢?
别急,小编马上公布答案啦。
云霄10枚地标产品:“云霄枇杷”“竹塔泥蚶”“东厦锯缘青蟹”“下河杨桃”“东厦缢蛏”“东厦文蛤”“列屿巴非蛤”“马铺淮山”“下河金枣”“漳江口大蚝”。
要说当下这个季节,云霄的10枚地标产品就数云霄海鲜正肥美。究竟“云霄海鲜为何与众不同?”这得从位于东厦镇的红树林说起。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漳江入海口,是北回归线以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天然红树林群落。
站在这里放眼远眺,一望无际的漳江口保护区里,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恍如漂浮的水上绿洲,在海风吹拂中,“绿”浪起伏,犹如一片原始森林。这片潮起潮落的水里,鱼虾蟹蚌,种类繁多,养息着弹涂鱼、锯缘青蟹、缢蛏、招潮蟹、泥蚶、泥螺、鳗鱼等多种珍稀海产品。红树林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里是咸淡水的交汇处,又有这片红树林发挥净水作用,因此,海鲜吃起来口感更嫩,味道更鲜美。
趁着此次海鲜季之契机,云霄县政府将集中举办一场“饕餮盛宴”。小伙伴们有福了,准备去参加2016云霄红树林海鲜美食节吧。
2016云霄红树林海鲜美食节
时间:1月16日—1月18日
地点:漳州云霄东厦镇
活动介绍
“吃鱼吃虾,东厦为家”,东厦镇位于福建省云霄县东部,临海而居的东厦人对于海鲜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红树林海鲜出产海域水质肥沃,海产河产均清净无沙,肉质肥厚,食来甜嫩清爽。”本次美食节主办方表示,东厦文蛤、剧缘青蟹、巴非蛤等红树林海鲜以其“鲜、美、营养丰富”蜚声各地,此次海鲜节更是甄选红树林海域优质食材,在作法上也更为讲究,吸收了祖辈烹饪技法的精华,融入了闽、川、湘等地的烹饪技术,使其“煮、熬、煎、熘、炒”等工艺更加完美,形成了红树林海鲜的独到特色。
来云霄吃海鲜 ,照着菜单点就对了
弹涂鱼蹦跳林下,招潮蟹神出鬼没,蚶蛏蛤享有盛名,蟹蛄虾肥美诱人,来云霄吃海鲜 ,照着菜单点就对了。
列屿巴非蛤
云霄列屿海区自然增养殖的巴非蛤因其贝壳呈波纹浪形花纹而称波纹巴非蛤,俗称油蛤、花蚶。
列屿巴非蛤1980年代初在云霄列屿、陈岱海区发现,该海区位于东山湾内,饵料生物丰富,是巴非蛤最佳生长场所。列屿巴非蛤特点是属浅海底播增养殖品种,水质达标,产品质量保证,其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有养胃健脾功效。
东厦青蟹
东厦青蟹学名拟穴青蟹,多栖息于河口、内湾、红树林等盐度稍低的泥沼中。除越冬产卵在较深深海区外,基本上是栖息于河口、内湾的潮间带。凡是沿岸潮水畅通,潮差较大的泥滩、泥沙滩等处,特别是红树林地带,都有青蟹栖息。
东厦文蛤
文蛤是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纹而得名,号称“天下第一鲜”。东厦文蛤是云霄名优水产品,其外观略呈三角形,向外隆起,平滑而有光泽,质坚硬而重,断面显层状。
东厦文蛤生长在漳江出海口的红树林滩涂,水质优良,因此其肉脆嫩、清甜溢香,咸淡适中,既无咸腥味,又无淡水臭泥气,历来饮誉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东厦缢蛏
东厦缢蛏养殖历史悠久,漳江出海口南北两岸滩涂是缢蛏最佳生长场所,海水咸淡适宜,海水经红树林过滤,水质得到净化,其肉嫩而肥,色白味鲜。
漳江口大蚝
漳江口大蚝,学名近江牡蛎,生长在有淡水入海的河口处。大型贝壳长达24厘米,高15厘米,质坚厚,体型多变化。云霄漳江湾滩涂地处江、海水交汇处,位于县境东南部,是漳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特别适合大蚝生长。漳江口大蚝是云霄特产和名优水产品,驰名闽粤沿海以及港澳等地,其蚝肉肥嫩、清甜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竹塔泥蚶
竹塔泥蚶养殖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厦镇的竹塔、东崎、湖丘等村。截止2015年底,全县养殖面积1万亩,市场价每公斤30元,产量1万吨,产值3亿元。竹塔泥蚶生长在漳江出海口,海淡水适宜,所以肉鲜味美,海水经红树林过滤,水质得到净化,保证泥蚶质量安全。(资料来源:厦门晚报、云霄微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