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声中,原来高不可攀的茅台、五粮液降价了!原本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高档酒店,推出打折套餐了!高档的楼堂馆所建设,也偃旗息鼓了!伴随着眼下某些特殊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最近可以听到这么一种声音和论调——“反腐影响经济”。真的吗?确实有必要拉出来掰扯掰扯。
两年来,中国反腐的推进和深入有目共睹。反腐自然不是一桩易事,肯定会遇到阻碍,但反对反腐的,不仅仅有来自于既得利益阶层,还有不少是“非既得利益阶层”的声音,一些民众竟有贪恋“腐败经济”的念头,这就令人十分意外了!或许,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特色”,十分深刻地体现了国民性格缺陷。一方面,是中国民众固有的善良天性和小富即安心态——“人家吃肉,我喝粥就行”;另一方面,则反映国人骨子里的一种不安全感——“反腐了,会不会连粥都没得喝”的担心。
这种心态不健康,这种论调不正确!
无须否认,腐败创造的虚假经济繁荣的确存在。经济活动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因腐败而引发的经济活动,确实同样能够创造就业、拉动消费、推动gdp。但如果将“腐败经济”放在显微镜下,就不难发现,这种经济形式本质上的粗放特点和效益的低下。一方面,公款消费催生的餐饮、酒店、旅游消费的繁荣,其潜台词是国民税费负担加大、财政背负上沉重包袱以及教育、医疗等必要的公共服务投入捉襟见肘,其实际效果确实有一部分人遍身罗绮,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受益群体有限,广大民众难以享受真正的经济发展利益。另一方面,裹挟私利下的重复建设、不良投资,同样占用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却难以实现资源原本可以达到的普遍效益。就此而言,“腐败经济”不仅是糟糕的,本身也是难以为继的,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依附于实体经济上的一层泡沫。一些民众看不到“腐败经济”占用了健康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以及各自所能带来的真实效果,反倒舍不得刮掉这层泡沫了。
对反腐与目前实体经济低迷同时出现,也需要条分缕析,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一方面,这在时间上是偶然的——恰如萧敬腾在北京、上海、天津开演唱会碰巧都下雨了,能说萧敬腾就是“雨神”吗?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初级制造需要向智能制造演进,粗放经济需要向集约经济突破,结构的不足需要稍作停留给调整腾出空间,基础的薄弱需要积蓄力量给突破留出时间。某种程度上,经济低迷,恰恰是市场洗牌、酝酿新发展的良机——暂时的下蹲是为了更好地站起来。实体经济的低迷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岂能将此片面地归咎于反腐?另一方面,这在时机上却是必然——经济要酝酿新发展,反腐恰恰是革除经济指挥体制积弊的必要形式,才能给经济发展腾出足够的行政空间和市场自由。
刮除“腐败经济”的虚假繁荣泡沫,才能显露健康经济的实质容貌。反腐,恰恰是还富于民,让经济发展成果成为“多数人的盛宴”的途径。如果不能对这一层因果关系有清晰的认知,难免有些人会对“腐败经济”依依不舍。可以说,反腐好比是给家里进行大扫除,一番打扫之后,人们反倒会暂时有些不适应了。谁会因此就不打扫了呢?莫畏反腐,更不须贪恋“腐败经济”,健康的经济终究会体现出其更美好的价值,只是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