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诏安县深桥镇考湖村,提起98岁的吴成训老人,乡亲邻里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奖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开朗豁达。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了许多,熟悉他的邻里们都说,除了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这与他几十年写书法不无关系。老人每天上午外出散步、串门聊天,下午在家看书阅报,挥毫泼墨练习书法。
吴成训老人每天坚持练习书法
吴成训生于泰国,父母早年旅居海外,四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带着他回到诏安考湖村。在诏安生活了几年,父亲再到泰国谋生。吴成训与祖母相依为命,10岁被祖母送到相邻的径尾村读书,四年级时当地发生瘟疫,被祖母留在家里不让外出。自幼好学爱动的吴成训在家坚持自学,不懂就请教他人或查阅字典。17岁时,他开始与父亲写信,邻居也请他写信或契约,写契约则要写毛笔字。“土改时,我担任村的统计和文书,这样、我又多了一个学习的机会。由于工作认真,文字好,得到土改工作队领导的肯定。解放初期、百业待兴,工作队推荐我到县里工作,是村书记挽留我,我留在村里统计兼文书位置上干到1986年、没有工资只有工分,县里工作我没去成。”吴成训说。如今,相比被调到县里工作的同志,退休养老金一个月几千元,老人并没有怨言。
吴成训与妻子沈水娇共生育一男五女。在村里工作时,家里农活和家务大部分是妻子负担,沈水娇因操劳过度、80岁时罹患脑血栓。儿子吴锦喜说:“母亲患病期间,我们四处求医,而大部分时间是父亲在照顾她起居,父亲说他的身体还好这些事情做得来,让我们不要太分心,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沈水娇去世时91岁,也是高寿。
吴成训老人毛笔字写得好,又有一定的协调能力,村里人信任他,许多人喜欢请他帮忙调解纠纷。不在村里当干部时,儿女都成家立业了,有了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买来字帖,临摹练习楷书、草书,在晚年写书法的过程中、吴成训老人深有感触地说:“写书法是老年人延缓大脑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的好办法。每当摊纸、研墨、挥毫,一幅作品写完,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写书法,让我生活更充实,收获了健康与快乐。”邻居吴大爷说:“他写得一手好书法,虽然没有加入书法协会,但作品在我们这里还是受人喜爱,乡亲建新房,许多人都向他索取几幅墨宝挂在厅堂。他的楷书作品,还受到书法界同仁的好评呢!”
吴成训老人健康长寿,得益于他几十年坚持写书法,也源于他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人不贪玩不熬夜,三餐有规律、粗茶淡饭、不吸烟不喝酒,早晨一碗蜂蜜醋水,老年人的“三高”与他无缘。吴成训老人高兴地说:“逢盛世,老人健康才是福。”如今,吴成训老人儿孙绕膝,是个五代同堂拥有50多人的大家庭。(沈良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