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漳州 > 诏安 > 诏安新闻 > 正文

从“贫困县”到“十佳县” 诏安打好脱贫攻坚战

来源:闽南日报 2018-12-17 09:06 http://www.mnw.cn/

­  核心提示

­  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颁奖盛典上,诏安县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称号。

­  地处闽粤之交的诏安有着中央苏区的红色血脉,并于2013年被列为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而五年之后,诏安华丽转身,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佳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示范县市”称号,并于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  从“贫困县”到“十佳县”,诏安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充分利用“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国字号名片,因地制宜摸索出了“突出青梅主导、孵化富硒产业、实施文旅带动、创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组合拳,有力推动了诏安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显著增强了贫困村、薄弱村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融合的绿色崛起之路。

­  诏安一颗牡蛎富一方 吴赐欣 摄

­  “旧版图”实现“新升级”

­  突出青梅主导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  岁末年初,时近一年一度的诏安青梅产业推介会,“中国青梅之乡”的业界大佬们纷纷摩拳擦掌,加大马力赶制青梅制品加工订单。

­  果农正在青梅园内采摘青梅 沈乾生 摄

­  在太平镇景扬食品有限公司,65岁的农户张小妹在青梅去核生产线上忙活不停。“去年青梅价格很好,一公斤鲜果可以卖到8元左右。我家种了4亩青梅,收入3万多元。村里现在还办了青梅加工厂,就在家门口,想来就来,我一天能赚60多元。”

­  公司负责人张金平在旁介绍道,他是在政府鼓励下办厂的,现在生意非常好,产品有一半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去年产值达到6400万元。公司赚钱了,应该帮助乡亲脱贫。他设了一条扶贫生产线,专供老弱贫困户使用,贫困员工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工资待遇按照计件工资形式发放,每月工资最高超过3000元。

­  作为青梅主产区之一,一分地九分山的太平镇利用特色产业优势,为助力贫困户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渠道。放眼全县,确保减产不减收、丰产不滞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诏安青梅产业历经30年沉浮后的重生之路,更是开启了20万当地梅农的脱贫致富之路。

­  近年来,诏安县把青梅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手段,引导青梅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青梅文化拉动以及品牌营销推动,解决青梅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农户就业问题。其中,仅溜溜果园食品有限公司一家就通过与本地青梅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带动农户种植青梅1400亩,为全县青梅种植户增加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同时,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突破技术瓶颈问题,加快产品多元化开发,提高青梅产品附加值。

­  在一大批领军企业的带动引领下,诏安青梅产业不断焕发出新活力。2017年,全县百余家青梅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达到15万吨,加工量超过产量,诏安青梅从此摆脱了“原材料”的命运,全部深加工出售。其中,21家规模以上青梅加工企业实现产值53.96亿元,已开发青梅蜜饯、月饼、青梅酒、饮料等四大系列、10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出口日本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连续举办多年的青梅产业推介会更使得诏安青梅的知名度在国内明显增强,青梅销售已从出口为主,转向国内销售为主,再加之县域电商发展迅速,对拉动青梅制品的线上销售起到很大的作用。

­  为了让农户在新的品牌带动下增产增收,该县还出台了关于扶持青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创建青梅标准化生产基地、扶持青梅加工业发展壮大、加快青梅营销体系建设、建立青梅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快推进青梅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20万吨,青梅总产值达36亿元的奋斗目标。

­  “绿土地”产出“金饽饽”

­  孵化富硒产业铸好融合发展聚宝盆

­  诏安西潭镇的富硒大米喜获丰收 王友学 摄

­  初冬清晨,气温骤降,诏安县太平镇雄鸡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选鸡苗、摸鸡蛋、勤喂食、忙发货……这个地处诏安县山区片区的小山村依靠富硒蛋鸡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聚宝盆”。

­  “鸡还是一样的鸡,可蛋已经不是原来的蛋了,我们雄鸡村出产的富硒鸡蛋,价格翻了好几番呢!”村里养殖大户张松波高兴地说。

­  卖鸡蛋就能赚大钱,这在五年前的雄鸡村是想都不敢想的美梦。当时的雄鸡村是名副其实的“烫手山芋”。全村2000余人口分散在5个相距甚远的自然村,人均耕地不足八分。由于交通滞后,信息闭塞,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谋事创业热情,村集体经济长期为零,账上没有一分钱,甚至还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

­  之后,在政府引导下,雄鸡村利用当地富含硒的自然优势,成立生态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富硒蛋鸡养殖业,吸引全村30户贫困户加入其中,尝到“雄鸡下金蛋”的甜头。

­  世代以农为生的诏安农户们共享着农产品价格飞涨的红利。此前,谁能想到,就在这块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上,可以产出一颗近5元的鸡蛋,可以种出一斤20多元的大米,可以收获比原先价格高出十倍的茶青。其中的奥秘,归结于诏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蕴藏丰富的富硒土地资源。

­  根据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调查结果,诏安富硒土地面积76.2万亩,占县域面积的39.3%,富硒土壤面积和土壤含硒量为福建省首位,且“优质、安全、环保”,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2013年7月,中国营养学会授予诏安县“中国海峡硒都”称号,使其成为福建省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县份。

­  为了更好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雄鸡村结合诏安海峡硒都的名片,成立富硒蛋鸡养殖合作社,注册“景安雄鸡”商标,建成蛋鸡养殖基地100亩,每户贫困户以200羽入股,鸡苗款由镇政府从扶贫发展基金统一支付。富硒鸡蛋经过包装,在京东商场上架后,一个鸡蛋从原来的一元最高卖到了5.2元,是线下市场价的3倍,并且曾经出现“一蛋难求”的情况,销售营利由贫困户与村集体五五分成,带动贫困人口和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同时,还积极联系工商质监部门,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产品溯源制度,提高富硒产品的附加值。

­  “一开始,村民们都持观望态度,因为这么多年来,也从没见过谁家养鸡能致富的。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想扩大养殖规模,大家都举双手赞成。”张松波说,作为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亲眼见证了雄鸡鸡蛋从一公斤20元卖到一公斤90元。

­  可扩大规模需要一大笔资金,钱从哪儿来?县里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带来了利好消息。

­  2017年3月,诏安出台了“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至2020年,每年将分别为富美乡村建设以及青梅、八仙茶、富硒蛋鸡等产业安排50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专项资金加以扶持壮大,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营销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  在政策的支持和雄鸡村的辐射带动下,太平镇8个建制村相继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全镇累计筹集230多万元投建集中养殖基地,吸纳带动225户贫困户,累计饲养规模达6.86万羽。仅2017年,太平镇贫困户收入近200万元,有6个村集体脱掉“空壳村”的帽子,生态养殖富硒蛋鸡产业已经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新选择。

­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富硒资源,诏安县以入选福建省打造富硒农产品研发和生产示范基地试点县为契机,发起编制福建省《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并获批发布,建成富硒农产品检测中心,进一步促进富硒产业发展。利好政策的加持推动全县富硒产业迅猛发展,富硒产品年销售额20亿元以上,近40%的农业人口从富硒产品中受益,人均增加收入近8000元。

­  “脏乱差”变身“白富美”

­  创新党建引领念好乡村振兴致富经

­  初冬时节,阳光温暖。在诏安县红星乡庙兜村委会办公室里,几名村干部围坐在一起盘点全村的“家底”。

­  诏安县委书记何德发(左一)、县长洪泰伟(左二)调研富硒蛋鸡产业发展情况 吴楠 摄

­  “再过一个月,咱们村里的通用厂房建设项目就能完工了,到时候村集体收入每年可以再增加5万元哩!”村支部书记杨和仔说起话来更有“底气”了。

­  地处山区的庙兜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村里的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大量土地闲置荒芜,村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

­  穷家难当。对于杨和仔来说,如何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是压在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村两委“无钱办事”,基层村级党组织“有心无力”,破“茧”刻不容缓。

­  为了帮助庙兜村早日实现“脱壳”梦想,镇村党委逐户走进群众家中,并召集老党员、老干部、村里的致富能人征求意见。经过多方论证,庙兜村决定盘活闲置资产,尤其是利用地处青梅主产区的优势,建设通用厂房吸引加工企业入驻,让“沉睡资源”变成“活资产”,可以每年为村集体创收上万元。

­  与刚起步的庙兜村不同,四都镇西梧村已经尝到“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产业支撑”带来的“甜头”。

­  走进诏安县四都镇西梧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开,这个滨海渔村拥有省级最美乡村的美誉。可在数年前,西梧村由于管理失位,私搭乱建屡禁不止,道路两侧生活垃圾和牡蛎壳堆积如山、腥臭难闻,村庄环境十分恶劣,是“路颠、水咸、人人嫌”的“后进村”。

­  2014年,村级换届选举时,在群众中威信较高,致富带头很有一套的吴志雄被推选为西梧村新任村支书,他从被占用的村集体滩涂着手,用一周的时间便成功收回4800亩村集体滩涂,并以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承包给村民,仅此一项直接增加村财收入470多万元。

­  有了启动资金,西梧村决定放开手脚整治废弃牡蛎壳。对此,他们组织人力清理道路两侧的牡蛎壳以及村民生活区域的垃圾,对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吴志雄多次与县里招商部门沟通对接,最终引进了福建省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有效解决了牡蛎壳堆弃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进一步提升废弃资源的再利用率。

­  “老大难”的牡蛎壳问题解决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可持续问题。对此,西梧村与科晖集团合作,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解决生活垃圾问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同时,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实行雨污分离,有效解决生活污水横流问题。村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宜居生活,西梧村也由原来的负债村变成了村集体收入达700万元的富裕村。

­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诏安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和‘作战部’来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同时,针对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弱、思想保守等情况,村党支部主动作为、党员带头先行,推行‘支部+致富能手+贫困户’‘党员+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吸引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共同致富。”诏安县委书记何德发告诉笔者,2017年,诏安217个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20万元,比2016年村均收入增加5万元,4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华丽转身,成为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典范。

­  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诏安,这座山水如画、钟灵毓秀的边城古邑,正凝神聚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依靠丰富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新能源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等,狠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新高地,实现了从“贫困县”到“十佳县”的跨越发展。

­  “软实力”激发“硬增长”

­  实施文旅带动做好“志智双扶”大文章

­  乡野间,天真孩童,尽情于山水;耄耋老者,拨须而开怀……好山好水之间,诏安孕育了福寿康宁的好人家,置身于绿色海洋里的人们正在铺展幸福的图景。在诏安县霞葛镇司下村,荷锄而归的村民陆续聚拢到村口的土楼里,听着乡村振兴讲师团讲师江子传掏心窝子的大白话。“以前都说咱们农村是‘希望的田野’,现在真的是到处都有新希望了。”

­  红星梅园成为新晋的网红景点 陈婕 摄

­  “可不是嘛,瞧瞧我们村,以前连条水泥路都没有,现在焕然一新了。就说我吧,承包了百来亩土地搞种植,一年到头收入几十万元,这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一个洪亮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村里的种植大户老江刚从地里回来。

­  早年前,司下村不仅基础设施落后、村财年年收入为零、背负40多万元外债,而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

­  如何为村民松绑负担过重的“人情债”,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在实施一系列殡葬改革举措的基础上,镇村党委更是加大文明宣传倡导力度,由村支书江子传担任乡村振兴讲师团讲师,定期为村民宣讲好政策、好家风,还邀请县文艺宣讲轻骑兵为村民献上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让大伙在浓厚的乡土文化中倾听党的声音。

­  如今的司下村所有主干道已经全部硬化、亮化,建成了6个文化广场、1个生态富硒观光茶园产业基地、1个富硒蛋鸡养殖基地,是2017年富美乡村建设点、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成为周边县区游客短途游的好去处。

­  今年3月,诏安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讲师团,50名理论基础扎实、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口碑好的讲师,从200多名富美乡村建设者中脱颖而出。其中,六成以上的讲师都是经验丰富的庄稼汉。如今,诏安县乡村振兴讲师团已经开展了上百场宣讲。这些讲师,就如同一个个支点,以文化宣传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撬动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

­  从田间地头到教室讲堂,一个个“扶志”又“扶智”的故事正在上演。

­  在诏安一中,高二(15)班班主任沈杰通接到了喜报。原来,班里的学生张建镇在本次诏安县组织的书画艺术特长生测试中取得专业成绩排名全县第一、综合成绩全县排名第十一的好成绩。依照政策规定,张建镇达到了诏安县2019年高考书画类考生外出培训资助标准,可领取3万元,这为出身清贫的他带来了继续坚持艺术梦想的希望。

­  而在位于梅洲乡的梅月书画院里,留守儿童们的艺术梦想也正被点燃。作为全省首个农民书画院,梅月书画院为农民书画家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是书画家们为适龄学生进行公益书画培训课程的综合文化站。

­  去年,诏安出台《关于开展“翰墨薪传”扶持诏安县书画艺术人才发展活动的实施意见》,由县财政出资,每年划拨300万元作为书画艺术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表彰奖励中学阶段书画艺术优秀特长生。该县教育局开设“诏安县书画艺术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逐年资金结转,用于引导和帮扶书画艺术特长生进行专业学习、在学校开展书画艺术教育,建立学校书画艺术教育发展扶持机制,促进学校书画艺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并扩大诏安书画艺术的影响。

­  作为素有“海滨邹鲁”美誉的书画之乡,诏安之美是熔于一炉的山海文绘,是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如何使丰富的文旅“软实力”实现经济“硬增长”?诏安县委书记何德发给出了答案:“诏安将发挥‘中国书画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优势,依托乌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海风光、古村落等资源,抓好‘一山一水一村’,做足‘生态+’文章,把诏安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颐养之城。”

­  山水如画美名成,边城古邑诏安吸引无数八方来客。随着“海上五台”文化智慧苑、西潭斗山岩文化旅游康养综合体、秀篆富硒中草药养生体验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开工,诏安旅游产业效益日渐凸显。据统计,201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29.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46亿元,增长35.7%。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有效带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全县脱贫致富注入了长效的活力。(文字由吴楠采写)

原标题:从“贫困县”到“十佳县” —诏安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李晓灵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漳州:水环境治理有望1月底前完工
  • 东山:蓝碳红利反哺村民
  • 平和:生态种养 好“钱”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点亮民宿发展之势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南安燎原村:星星之火 点亮民宿发展之势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惠安东山:小渔村的蝶变
    世遗泉州︱最美乡村·惠安东山:小渔村的蝶变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武平:昂首阔步迈入“高铁时代” @厦门符合条件家庭 明天起保障性租赁房可 “征拆建管”一体化,打造连城新名片 使用全功能自助终端 软件园三期智慧办税 福建省第三批“最美乡村‘福’路”名单公 丁俊晖再轰单杆147不敌奥沙利文 无缘大师 长汀以“引绿、增绿、创绿”为抓手 产业 荣耀x50gt和华为nova12哪个好值得买 区别